万亩樱桃红遍山野,“春季第一枝”早熟高品质樱桃新鲜上市、火红出圈,各地客商络绎不绝、货车川流不息,山乡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振兴活力,乡间小路直通全省全国大市场,“小樱桃”撑起富民“大产业”。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狮山镇及周边15000多亩樱桃进入盛果期,交易额达1.3亿元。
选准“小樱桃”,开辟“新赛道”,破解“樱桃虽好树难载”。武定县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推行“党建+农业+文旅”“支部+党员+群众”的产业发展模式,党组织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党员干部带头先行先试、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等要素串珠成链,让群众从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发展。
尊重市场规律,选准主攻方向,结合当地长久以来就生长有野生樱桃的实际条件,选准樱桃种植产业发展方向,凭借海拔2000米的良好气候优势,当地樱桃成熟期比同类地区提前2—3周,市场竞争优势突出,让樱桃更加易产易销。科技赋能果业,培育特色产业,在农科专家指导下,尝试嫁接、扦插等种植技术,先用本地野樱桃培育樱桃树,再将四川米易、贵州等其它地区樱桃枝嫁接栽培,本土优质苗木和外来优良品种强强联手,让果实大小、色泽、甜度均优于其它产地,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升级“红玛瑙”,建起“小市场”,破解“樱桃栽好果难卖”。武定县升级产品,提供高品质产品供给,坚持做好品种选育,党支部每年组织种植大户前往四川、贵州、山东等地进行品种考察,以培育“色泽红、口感甜、个头大”的优良品种为目标,持续开展产品迭代升级,现种有“长把樱桃”“啤酒樱桃”“玛瑙红”等5个优质樱桃品种,车厘子也已试种成功。
升级市场,提供高效率通达物流,积极整合资金资源,修建山居、大石房、吆鹰等樱桃交易小市场,大力提升村内硬化路、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形成“条条小路通市场、交易市场汇客商、集中装箱运村外”的销售网络,樱桃收购高峰期,平均每村每天交易量超过50吨,当天即可直达昆明、大理、曲靖等地,次日可达四川、贵州等省,实现销售“领鲜”。
升级服务,提供高质量温馨服务,村委会、村小组每天派出市场管理员,进行市场秩序管理、收购摊位划分、场内交通疏导等工作,村集体免费开放村活动室、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等场所,搭建临时休息站、水果包装站,提供饮水、桌椅、电力等服务及设施,持续提升客商满意度,樱桃收购高峰期,每日来往省内外客商超过1000人,让村民实现“足不出村、樱桃售空”。
打造“致富果”,发酵“新业态”,破解“樱桃好吃不好玩”。武定县拓展种植空间,在发展樱桃种植的同时,积极开展桃子、李子、梨等经济林果间种,以及姜柄瓜、魔芋、黄豆等农作物套种,既汲取土地多余肥力,又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形成“樱桃产业为主、其余水果补位、四季均有收获”的良好林果产业发展格局,当前吆鹰、古柏及周边村委会有林果种植户1000余户,每年种植樱桃户均增收超过5万元,其余农作物收入超过3万元。拓展消费场景,以林果种植产业为基础,抢抓“采摘经济”“节日经济”“周末经济”火热发展机遇,坚持每年举办“樱桃节”,吸引县内外游客到樱桃产地品樱桃、摘樱桃、买樱桃,逐步打响武定樱桃品牌,同时,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创办生态园、农家乐、露营地,不断丰富乡村旅游项目和服务供给,打造“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田园综合产业格局。拓展销售渠道,基层干部、返乡大学生组成网络宣传助农小分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拍摄樱桃收获繁忙景象、绿水青山自然风光、原汁原味农家生活等短视频内容,持续发挥新媒体宣传带动作用,通过上架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方式,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为做强产业品牌打开新天地。
(李绍德、武学成,武定县委宣传部;图片由郭筱芸、赵立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