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乡发窝:桃花盛开游客来
作者 ​李绍德 武学成 杨杰 莫开国 李晓优 2024-03-10
原出处:彝族人网

彝乡春来早,遍地满眼春。惊蛰节里正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发窝乡桃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时候。3月8日“发窝乡举办了2024年‘乡村振兴展新颜·桃花灼灼斗春芳’桃花节”民族文化旅游节,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及各族群众齐聚发窝赏桃花、品美食、唱酒歌、篝火晚会跌脚乐。
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wimage001.jpg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清晨的阳光洒满桃林,500余亩桃花绽放出娇美的容颜,像粉红色的云海点缀在山林之间,让人心旷神怡。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他们穿着不同民族的服饰,穿梭在桃林中赏花、拍照、记录着美景。一群群绣娘坐在桃花下飞针走线,用自己身上的绣装、手中的杰作与桃花交相辉映,蜂飞蝶舞,好不热闹。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wimage005.jpg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去年我们就来参加‘桃花节’了,今年再来感觉不一样,县城到这里的柏油路开通了,集镇街道宽敞整洁,街道上空看不到一根电线,民族文化广场、街道上熙熙攘攘,桃花园里人头攒动,赏花的、打卡的、摆摊的、卖土特产的真是令人心旷神怡,来得很值!”携家人自驾到发窝参加“桃花节”的禄劝县王先生感慨不已。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wimage007.jpg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赏十里桃花,品彝乡美食。发窝乡首次邀请返乡助农大学生在美丽的桃林里开启了一场极具特色的助农直播。发窝12个村委会30余种特色农产品轮番上阵,让现场赏花的群众和直播间的观众们对发窝特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据悉,首次直播观众总数达1.2万人次,点赞量达6.8万次。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wimage009.jpg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乡党委政府精心谋划下,我们全村种植冬桃500余亩,不仅发展旅游赏花、通过线下营销、直播带货,还积极推荐企业与我们签订冬桃收购协议,大家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发窝乡代家村村民小组长代自忠在发窝乡2024年冬桃收购协议签订仪式上发自肺腑地说。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3.jpg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歌如潮、花如海、欢迎朋友四方来,千歌万曲唱不尽,友谊之花遍地开。”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倒满酒、举起杯、迎客酒、你要喝,不喝酒、不唱歌,枉你来到彝家寨!”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wimage012.jpg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余学光的迎客调拉开了发窝乡2024年桃花节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序幕。十余个以“桃”为主题、以“振兴”为基调的表演节目轮番上演,热情讴歌发窝彝乡美好幸福新生活,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祝福,为群众送上了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盛宴。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wimage014.jpg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了赏花、品特产、看表演,此次桃花节更是有精彩纷呈的斗牛、斗羊、斗鸡比赛同时上演。“牛博士”“羊秀才”“鸡专家”们互不相让,纷纷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头顶、角扎、直冲、侧撞……斗得难分难解,斗到激烈时,观众们纷纷鼓掌高呼,现场气氛惊险刺激。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wimage020.jpg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村除外出务工的人家以外,家家户户养牛养羊,我家也养了20余头,今天也赶一头来参加比赛了,可惜没拿到名次。”大西邑村委会致富带头人钱志明略有遗憾地说。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wimage018.jpg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促进发窝乡“客货邮”融合发展,实现快递到村、农产品进城,发窝乡在山品、发窝、大西邑等7个村委会成立“客货邮”一体化综合服务站。“我们是新式坐公交车从阿过咪来过‘桃花节’的,空间大,空气流通好,坐着很舒服。”阿过咪村委会副主任、县人大代表李飞凤兴奋地说到。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wimage016.jpg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桃花俏,人欢闹。夜晚到来,人们围着篝火、踩着欢快的音乐节点一起跌脚、打跳,活动进入高潮。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wimage022.jpg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窝乡办“桃花节”的初衷,不仅是丰富发窝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更是以花为媒,传承发窝民族文化、发展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引擎的重要媒介,桃花“为墨”、产业“填词”、文旅“谱曲”。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wimage024.jpg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灿烂的阳光下,一树花,美了乡村,醉了游人,兴了产业,富了群众,林果业已成为发窝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新动能。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wimage026.jpgB1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李绍德、武学成、武定县委宣传部;杨杰、莫开国、李晓优,发窝乡。图:杨杰、莫开国、邓滇禹、陈芊地、毕文茸、董金华、辛爱春、发窝乡。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