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寨养牛新模式 家家户户发牛财
作者 李绍德 王家真 2024-01-11
原出处:彝族人网

彝寨养牛新模式 家家户户发牛财,产业发展有活力,乡村振兴有动力。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环州乡紧抓产业振兴机遇,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代养(寄养)”的肉牛养殖新模式,有效降低了农户的投资风险,实现村集体、农户与企业“三赢”,助力乡村振兴。
P8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1.jpgP8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示范带动,造好势。环州乡以县委县政府“牛七条”政策为引领,围绕乡“1223”(打造一个乡级标准化肉牛养殖场,打造两个家庭牧场养殖大户示范村,打造两个户户养牛示范组,党员、村干部、致富能手三带头)工作目标,按照“党委政府支持、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发展思路,将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作为带动全乡人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并依托滔谷团碑村群众养牛基础,将团碑村打造为肉牛养殖示范村,截至目前,团碑全村27户,23户养牛4户外出务工,基本实现户户养牛,年出栏预计达300余头,带动人均增收8000元,为肉牛代养营造了良好氛围、打造了坚实基础。P8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3.jpgP8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才返乡,搭好台。在乡党委政府返乡创业政策的感召下,致富带头人王忠平、聂荣顺、袁文友在团碑村依托政府新建肉牛养殖场创办牛犇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不断地摸索实践和苦心经营,三人在肉牛养殖方面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一步步从“门外汉”变成了经验丰富的“老牛倌儿”,三人在饲养、饲料、防疫精细分工,不仅为肉牛养殖降本提质,也为村民有牛不会养、有牛没地养、有牛没人养指明方向同时催生了代养模式。P8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5.jpgP8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政府助力,牵好线。2023年来,环州乡与州国运下属富彝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发展免本金代养模式,并签订肉牛代养合同,由富彝种业集团出资向环州乡牛犇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发放肉牛,合作社在合同周期内进行代养,乡政府负责对合作社进行监督,探索开创了以“企业调理推广+政府担保监管+村集体经济养殖”的三方联结“代养”模式,切实破解了有钱没地养、能养没钱养的肉牛养殖发展难题。截至目前,富彝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已向环州乡牛犇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发放肉牛30头,预计每头肉牛为群众增收4000元以上。P8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下一步,环州乡将不断健全完善管理模式,推进养殖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精心打造肉牛养殖专业乡,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促进全乡肉牛养殖扩容增量,拓宽群众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添‘牛劲’,带领群众‘犇’向幸福美满新生活。”乡党委书记杜彬彬表示。P8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绍德,武定县委宣传部;王家真,环州乡党委)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