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公布2022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评选结果。贵州晴隆传统民间舞蹈阿妹戚托作为优秀民俗民间项目榜上有名,成为本次公布的104个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之一。
晴隆彝族舞蹈“阿妹戚托”,流传于三宝彝族乡(现阿妹戚托小镇),意为“姑娘出嫁舞”,俗称“跳脚舞”。是依存于彝族传统婚姻礼俗的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群体性舞蹈,主要运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运动变化,以“哄的”(插秧)、“区朝租”(喂狗饭)、“哑高堵”(踢鸡冠)等12组舞蹈语汇组成,无音乐伴奏,表演者手拉手轻盈踏地起舞,形成独特“踏地而歌”的舞蹈表演形式。2007年5月29日,阿妹戚托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4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今居住于北盘江流域的彝族为白彝支系,据历史记载,其族群于明洪武年间从云南等地迁徙而来,舞蹈“阿妹戚托”也随彝族先民迁徙。这一特殊的仪式舞蹈构成了贵州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妹戚托”是晴隆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整个舞蹈动作连贯、矫健有力、欢快热烈,每个动作都有特定内涵,包括婚姻礼俗、农耕劳作、知识教化和审美娱乐等诸多方面,再现彝族先民的生活情趣,折射出原始古朴的生活气息。
阿妹戚托舞蹈独具风格的舞蹈形象,具有较高的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学等历史文化价值。舞蹈表现了彝族同胞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热爱生活的美好品德,是彝族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活动,对增进民族自信心和推进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民众和娱乐民众,有积极正面的影响。
2015年4月,晴隆组织全县各校选派教师集中学习阿妹戚托舞蹈,至此,“阿妹戚托”走进校园,为全县学生的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增添了色彩,并迅速在全县广泛流传。
据悉,2022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推介是“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通过挖掘和整理中华体育文化优秀节庆项目、民俗民间项目、民族项目,更好地推进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推广和创新发展。经地方体育部门申报、省体育局推荐、国家体育总局组织评选,在全国范围内27个省区市推介的468个项目推选出104个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其中优秀节庆项目22个、优秀民俗民间项目61个、优秀民族项目21个。贵州入列5个。(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张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