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8日,在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大学城校区足球场上,数名身穿彝族传统服饰的大学生欢聚一堂,在彝族传统文化传习社宣传部部长唐德昌的带领下跳着该族传统舞蹈“乌蒙欢歌”。
在优美悦耳的旋律下,大家手拉着手迈着轻盈的彝族舞步,时而聚时而散,吸引了不少学生驻足观看。在记者的询问下了解到,这次活动是由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校团委主办,彝族传统文化传习社承办,贵州民族大学西南夜郎文化研究协会协办的“彝族传统文化传习协会成立大会暨彝族新年庆祝活动”。
据介绍,本次活动有篮球联赛、婚俗摔跤、乌蒙欢歌、文艺表演、篝火晚会、吃年夜饭六个部分。活动现场,大家载歌载舞,共同欢庆彝族新年。“我们社团是在今年10月份成立的,现在已经有89名社员了,为了能够促进大家的友谊,互相深入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习俗,我们的社团还有苗族、布依族、汉族等成员加入了协会。”唐德昌说。据唐德昌介绍,他是一名大二彝族学生,作为一名彝族人他想把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宣传出去,这样不仅能让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还能丰富在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作为该社团宣传部部长,为了能加大社团的号召力和吸引力,他还定期和几个社团成员到夜郎谷奢哲彝族研究院学习彝族民间文化传统知识。“虽然我是彝族人但是很多包括彝族文字、语言、习俗等传统文化都只能停留在基本日常生活上。”唐德昌说,“我只有通过在研究院的系统化学习下才能把源远流传的彝族传统文化内化于心,这样才能教授给其他社员,才能达到传播效果。”
唐德昌告诉记者,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就是因为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经过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交汇和沉淀,中国文化才能取百家之所长,屹立于世界文化之巅。“我们社团创立之初只有48个人,为了吸引更多人能参与进来,我们每逢周二、周三、周五、周六,都会举行彝族文化活动。”唐德昌说,“我们通过不断开展彝族语言学习、彝族舞蹈、彝族传统习俗等活动,才渐渐的吸引了一些同学加入到其中。”
唐德昌说,在校园开展社团活动不仅能丰富校园生活,还能激发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甚至也能让每个人的性格得到锻炼,大学是一个大家园,社团就是一个小集体,通过每个小集体的汇聚就可以为整个大家庭增添活力,营造出一个和谐美满,勃勃生机的校园文化生活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会把协会的制度制定好,让老校区和新校区实现联动,这样就能把彝族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唐德昌说,“让一届又一届的彝族学生把协会发扬光大,让彝族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持续传承。”(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 记者 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