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6日至17日,以“庆祝农民丰收,传承非遗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奋力脱贫奔康 ”为主题的2018普雄镇首届农民丰收节暨第三届彝族“尝新米节”活动盛大上演,为即将到来的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预热。
两天的时间里,普雄镇沉浸在节日的海洋里,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在装点节日气氛的同时,更凝聚起全镇干部群众的精气神。
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在这样的日子中展露无疑。
尝新米 以文化驱动乡村振兴
普雄,彝语称“坡合拉达”,是凉山境内彝族文化和民俗活动保留完整的彝族聚居区,是彝族“尝新米节”的发源地,彝族文化历史悠久,故事胜多、佳话不绝。
在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由厚重的彝族文化和悠久的农耕文化,立足与此,普雄镇开始以挖掘、开发和利用独具魅力的普雄彝族文化、农耕文化和“成昆线上最美五彩梯田”的旅游资源,尝试全域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助力农民脱贫奔康。
连续两届“尝新米节”的成功举办,普雄镇的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走在了全县乡村旅游的前列。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紧接着,普雄镇进入全国农民丰收节100个乡村文化旅游活动评选范围。
这一消息,无疑给正在发展中的普雄镇打了一剂强心剂,更加坚定了普雄镇以乡村旅游为着力点,倾力打造大凉山“醉美生态、美丽彝乡、魅力普雄”的“彝乡第一镇”的信心和决心。
9月16日,隆重而丰富2018普雄镇首届农民丰收节暨第三届彝族“尝新米节”活动拉开了全县庆祝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序幕。
脱贫攻坚、梯田风光、民俗活动摄影大展;普雄新米、彝族服饰、彝族漆器、彝族银饰等特色产品“以购代捐”展销;民族歌舞……四方游客走进普雄村庄,漫步于五彩梯田画廊,品味彝家独具特色的生活;流连于美丽普雄的自然风光,感悟彝区乡愁美景,用镜头聚焦精彩的瞬间、用微信微博传递自然的美景,纷纷为“美丽彝乡、魅力普雄”喝彩、点赞。
以乡村文化旅游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普雄镇成果丰硕:2017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镇、成功申报3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8年成功纳入四川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建设、入围全州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实现乡村振兴,普雄镇正在全力加速。
庆丰收 用规矩编织精神家园
幸福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
由于受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普雄镇还普遍存在一些陈规陋习、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如何改变,带来大家都走向幸福,成为镇党委政府亟待解决的最大问题。
“物质脱贫远远不够,只有精神脱贫了,大家的幸福日子才能真正来临。”
在展示广大农民的劳动成果,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镇党委政府针对问题,庆丰收不忘定规矩,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凝聚起脱贫奔康的精气神。
9月17日,普雄镇在13个村设立分会场,在杀猪宰羊、载歌载舞庆祝节日的同时,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征集村民意见与建议,制定出符合各村实际情况,且具有实用性、适用性、具体性的《村规民约》,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禁毒防艾、控辍保学等重点工作,让村民真正知道干什么、怎么干,知道什么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让《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时时发挥作用、事事能起作用。
在村民大会上,大家对《村规民约》进行举手表决,党员干部带头宣誓遵守《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活动。在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的推进中,普雄镇不仅切实重视各村《村规民约》的建设,还注重运用好,发挥其独特的“以德育人”功能,助推文明乡风的形成。
各村开展勤劳致富示范户、遵纪守法示范户、四好家庭创建示范户、教育示范户、移风易俗示范户、禁毒防艾工作示范家支等一系列评选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家庭代表,并进行表彰,以此发挥其带头模范作用,遵守村规民约,并积极宣传和践行,进而起到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村民们践行《村规民约》,传承优良家风,崇德向善。
作为村民自治和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重要载体,《村规民约》俨然已成为各村的“治村宝典”。《村规民约》的制定,让村民生活、干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开展移风易俗、狠刹铺张、攀比之风,树立从简、节约、向善的乡风文明新风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乡村振兴筑牢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