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绍尧,1920年生,滇南弥勒西山的马龙村彝族阿细人。父亲童登科,熟读经书,以教书为主,务农为辅,对儿子读书,自然关怀备至。童绍尧天资聪明,学习刻苦,少年时代就读完了《四书》《五经》,毛笔字写得爽利、潇洒;能娴熟地用文言文作文……1944年,他弥勒中学毕业,回乡担任小学校长。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共中央指示“在云南开展武装斗争,配合正面战场,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10月,弥勒地下党派年轻的汉族党员张黎到马龙,以教书为名,开展群众工作。童绍尧深明大义,立即与其配合:张在做群众工作或教学中,碰上用汉语讲阿细人难理解的地方,他就将它翻译成阿细语作解释;张要扩大宣传工作面而人地生疏,他就带张到诺糯、可邑、土木基、戈西、石门坎、磨乡井、中和铺等山寨串连交友;他和张根据青年渴求文化的特点,开办起成人夜校,组建歌舞队……1947年1月,经张黎介绍,童绍尧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阿细人的革命先躯。他和张黎在不长的时间团结起了上百名的阿细青年,为我党举行武装起义奠定了基础。还与阿基邑村的杨治廷、李荣兴,可邑村的龙介仁等同族革命骨干,一起动员了国民党滇胜乡乡长陈国裕(后牺牲)、华荣乡乡长昂汝珍等一批民族上层人士倾向革命,积极支持共产党的主张。
1947年8月31日,西山滇胜、华荣两乡各村代表,在三家白泥塘召开誓师大会,童绍尧按党的指示,鲜明地提出“反三征”(反征兵、征粮、征税)的口号,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政府,代表们无比激动,慷慨陈词:“头掉了也只有碗大的疤,鸡死也要蹬蹬脚!”“饿死也是死,冻死也是死,不如拼一死!”
9月,地下党经过筹划在阿雨龙村以摔跤活动掩护,由童绍尧出面主持,召集西山各村70余代表,成立了全由阿细领袖组成的西山抗征委员会,童绍尧出任副主任,具体开展建立行政村政权,成立民兵、儿童团、妇女会组织等工作,领导阿细人开展抗征(征兵、征粮、征税),监视少数与官府勾结的民族败类,停止向反动政府和地主交纳租税等。
10月,省工委特派员祁山、地下县委书记李文亮亲自到马龙村坐阵指挥,集中西山精干民兵在此训练。童绍尧立即动员马龙人承担起了训练人员后勤工作。11月,终于成立起了以杨治廷(阿基可邑人)为大队长的西山游击大队。此期间,童绍尧还和杨治廷、昂天学、毕文昌、李荣宗、龙介仁、黄金亮等西山革命青年一起登上寨子背后尼姑塘,面向红日歃血盟誓:“跟着共产党,共患难,永不回头!”这就是西山著名的“七人会议”。
为加强革命斗争的力量,上级地下党领导不断向西山派出外地干部。他们除张黎、李文亮、祁山、姜必德、王介以外,还有何现龙(彝族)、刘涛、马仕金、赵家康、马天禄、张明权、马仕琴、姜必元、马仲明、王知白、高梁、杨谦、董英、杨汉广、魏琼、牛琨、马丽以及1948年初到西山后分别成为自救军司令员和政委的朱家璧、张子斋(白族)等干部。有人挑拨说:“汉族不怀好意,想诱我们下火海。”童绍尧立即站出来说:“汉族人民也受国民党的剥削压迫,只有各民族团结起来,才能打倒反动派。”阿细人无不崇敬童绍尧,听了后疑虑顿消。童绍尧号召各村革命骨干,尽力安排照顾外地干部生活,加强对他们的安全保卫工作。阿细人积极照办,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爱护外地干部。
1948年1月17日,汉族地下党员宋文溥从竹园镇拖枪起义上西山,为避免其父宋必成,母亲李氏、姐宋文秀等5位家属遭敌暗害,童绍尧遵照地下党指示,在宋起义前,就将他们接到村里保护起来。后觉得马龙村目标太大,就将他们转到可邑村的刘凤林、龙文雄家隐蔽,解除宋的一切顾虑,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事业中。
西山起义震惊了敌人,1948年2月15日,西山游击大队遭到重创,队长杨治廷被俘(后被杀害)。童绍尧立即召集余部,将其隐匿于西山拖基、诺糯一带的深山里,等待时机。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杨立德民国卅七年三月二日向省民政厅告称:“在夷区活动奸匪以马龙为中心,有外来知识分子七八人,一姓王河北人,一姓李一姓许操湘赣口音……童绍尧曾任县参议员,马龙中心学校校长。据判断,奸匪分子均依童活动,故马故马龙成为夷变之司令台。”〔见省档案馆11全宗1目录33卷〕。于是,2月26日黎明时分,指派国民党第26军279团突然袭击马龙,将童绍尧家的所有财物全部劫走,所有房屋全被烧毁。
然而,童绍尧并没有屈服。2月底,省工委指派的朱家璧将军前来西山领导武装斗争,童绍尧率部参加了将军在诺糯四头山举行的整训活动,支持将军于3月中旬建立起“一支人民的军队”(2014年,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在诺糯建纪念碑云:“这是云南省工委领导下的第一支云南人民武装主力部队!”)
“一支人民的军队”,1948年7月发展壮大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接着南下越南河阳与粤桂部队会师整训。童绍尧随队参训,经历了法国飞机袭击,生“疥疮”、疟疾等疾病的磨难。11月回国。
1949年2月,为巩固根据地,童绍尧被调离部队,出任西山区人民政府主席,领导根据地的群众坚持反扫荡斗争,经常栖息山林里,风餐露宿。8月3日,因武装外出活动途中遇下大雨,衣服被淋湿,就与部下昂学聪、童绍文等人回家更衣,不幸被敌发现,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4日,被押往弥勒县城。途中,敌人割下他耳朵上的一块肉,脱掉他的鞋,让他扛上抢来的一口袋大米,强行拉他行走在布满尖糙石沙的山路4公里……但他风骨峭峻,视死如归,当行至西山东南脚的黑菁桥上时,纵身坠桥,欲与押走自己的敌人同归于尽,可敌有防备而未遂。5日,在弥勒城西门外,童绍尧与昂学聪、童绍文一起被敌杀害。时年,他29岁,其小儿子童志德还在呀呀学语,他没能看清楚父亲长得啥个样子。事后,其尸体被城里一位倾方革命的的好人偷偷捡送回马龙,匆匆埋于村东头的一个山坡上。
童绍尧房屋被敌烧毁后,因要革命来不及建房,就携老幼去住大伯家的一所房。其牺牲后,其家属无力建房,继续居住在绍尧大伯家的那房子,直至今天。
妻子童绍华,随夫姓,心中只有丈夫一个男人,丈夫牺牲后,一直守寡,以泪洗面,至1992年病逝。
童绍尧烈士的墓地,2014年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后,被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遗址”,被彻底修缮了一番。
童绍尧烈士,永垂不朽!
注:作者系地道的弥勒彝族阿细人,云南省特级教师,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弥勒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政协弥勒市第一届委员会文史资料文史员,弥勒市第五中学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