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华教授工作照
因编撰《社会科学战线》发展历史的机缘,我们得以对一批手稿文献做了整理工作,于是,发现了著名民族学家林耀华先生1983年的一件手札。
这封信笺虽然是林耀华教授以作者的身份写给编辑的普通投稿说明信件,但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份信笺上不但有《社会科学战线》时任主编王慎荣研究员安排审稿的批语,更有编辑部审稿专家叶幼泉先生细致认真的审稿意见。
林耀华教授手札
作者、主编、审稿专家的手迹汇于此信札之上,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笔迹、极具时代特色的审稿评语,珍珠串联般一气呵成的4段文字,为我们栩栩如生地演绎了1980年代初期《社会科学战线》的稿件审读流程,也让作为后辈的我们看到了学术大家的谦逊胸怀和编辑前辈的孜孜追求,更使得我们可以借此追寻林耀华教授与《社会科学战线》的学术情缘。
林耀华先生的这份手札,是写给《社会科学战线》综合编辑室主任刘英杰先生的,用蓝色圆珠笔写就,用的是有“中央民族学院”红字头的稿纸,全文如下:
英杰同志:
屡次承您盛情寄来《社会科学战线》,至为感谢。今检出“凉山彝族今昔”一稿奉上,请您审阅斧正,看看是否可用。此稿原是去年参加美国民族学会140周年年会的论文,英文翻译将于明年春夏间收入《民族学会论文集》发表,汉文稿未曾发表过。这件是惟一的底稿,如不适用,务请寄还为感。此致
敬礼
林耀华
1983年10月9日
本文曾经国家民委主任审查过。
又及
1983年10月9日,林耀华先生的信及稿件从北京寄出,8天之后,此稿寄达编辑部。
10月17日,时任《社会科学战线》主编的王慎荣先生很快在信件原件上做出了简短扼要的批语:
请抓紧看下,如果可用,最好安排在明年一期。
王 10.17日
紧接着,这封信和稿件就被转交到编辑部做审读工作的叶幼泉先生手中。
10月18日,即王慎荣主编作出批语后的第二日,叶先生对稿件给出了审读意见,14行隽永娟秀的钢笔字密密麻麻地写在林耀华先生信件的天头空白处,向我们传达着那个时代鲜活的编审流程:
之满同志:
林教授是有相当声誉的民族学研究专家,《凉山彝家》是对彝族处于奴隶制社会形态的重大发现的论述著作。这篇文章,虽则一、三两部分是抒写个人观感,学术意味不浓,但第二部分仍有一定价值,它概述了彝族在特定的历史的地理的以及社会政治的条件下所以仍停留在奴隶制的情况,分析了所以如此的原因,必有助于进一步探讨。
其一、三两部分,有些文字使用须斟酌修饰的地方,例如第一页“伟大的西南后方”,说是“西南大后方”就行了。用“伟大”既不合抗战时期的历史情况,也有为蒋介石一伙抹粉的味道。第三页“使用重金聘请,经过盟誓,请了黑彝‘保头’”这句话,在“经过盟誓”后须加“的办法”、“的手段”之类的宾语,这个叙语才完整。如第2页“变成了近在咫尺的坦途”句的“近在咫尺”的形容语用的不伦不类,须改成和上文“难于上青天”对等对称。诸如此类,都可推敲修改。
幼泉,10.18
显然,这份信件和论文投稿,都是由《社会科学战线》综合编辑室林之满老师转交给叶幼泉先生的,所以叶先生的审读意见也是写给林之满老师的。随后,有叶幼泉先生审读意见的信件原件就被送到了王慎荣先生的案头,王主编再次在信笺上批复云:
根据叶老师意见,可在文字上做些修改,看明年一期是否能排上,如果排不上,放哪期刊用,给作者打个招呼。 王
至此,林耀华先生投到《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的第一篇文章就进入了编辑制作流程。应该说,这是一篇约稿,是《社会科学战线》综合编辑室刘英杰先生孜孜不倦努力的结果。自此始,林耀华先生才先后在《社会科学战线》发表了5篇文章。这也昭示着,对于学术杂志而言,编辑的努力和坚持是多么的重要。
《凉山彝族今昔》并没有如王慎荣主编所建议的那样发表在1984年第1期,而是刊在了1984年第2期。当时的《社会科学战线》还是季刊,10月中旬才决定要用的一篇文章,要在下年第1期刊出,在时间上确实也非常紧张,在第2期发表则是水到渠成。《凉山彝族今昔》这篇论文是《社会科学战线》首次发表林耀华教授的文章,也是林先生凉山田野民族调查的一篇重要文章。
《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2期
林耀华教授对于凉山彝族的研究,有过三次大的田野调查:
1943年夏天初访凉山,随后写出了名著《凉山夷家》。叶幼泉先生在审读意见中提到的此书,是林耀华教授1947年出版的代表作,商务印书馆的原版已不可得,我买到了近年出版的影印本。
《凉山夷家》书影
1975年再访凉山,林先生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凉山彝家的巨大变化,先生由衷地感叹“33年不见,已变得不敢相认”,但是对于学术调查工作,林先生却颇有遗憾,他说:
1975年我二上凉山,本想于动中取静,探讨一下凉山彝家从奴隶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殊不知当时的中国十年动乱未息,凉山虽然天荒地远,也属在劫难逃之列,严肃的调查工作根本无从开展。我此行带回了一些材料,也带来了更多的惆怅。面对这次所谓的调查结果,我苦苦思索7年。直到1982年才补进一些新的材料,以《凉山彝族今昔》为题,写成文章。[①]
在《凉山彝族今昔》一文的最后,林耀华教授说:
中国有句古语:“人生七十古来稀”,这话在新中国都已经过时了,我还愿在古稀之年,三上凉山,用新的材料,去补充和丰富我对凉山彝家的研究,以尽我做为一个民族学工作者应尽之职。
果然,在此后的1984年5—6月间,在张海洋等几位研究生的陪同下,林耀华先生实现了他三上凉山的愿望,凉山地区的巨大变化、与故人的久别重逢,使得他异常激动,眼含热泪。林耀华先生写下了数万言的《三上凉山——探索凉山彝族现代化中的新课题及其展望》这篇文章,并分上下两部分分别刊发在《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4期和1987年第1期。
可见,林耀华教授一生三上凉山,第二次和第三次都同《社会科学战线》结下了深厚的学术情缘,《凉山彝族今昔》不但是林耀华先生二上梁山的一个总结性对比论文,又是他打算三上凉山的宣言;而《三上凉山——探索凉山彝族现代化中的新课题及其展望》一文则是林耀华先生三上凉山后的总结与展望。
1984年林耀华教授三上凉山走访保头家
在林耀华先生一生三上凉山的学术田野历程中,《社会科学战线》有幸记录了这第二、第三次的学术田野工作,成为其学术人生重要节点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更为可贵的是,当《凉山彝族今昔》发表的时候,还在插页、封四同时刊发了林耀华先生提供的一组调查拍摄的彝族生活照片,为我们提供了更生动形象的材料。
《凉山彝族今昔》一文,林耀华先生费时9年方才撰就。林先生手笔甚健,1943年第一次上凉山,1947年就出版《凉山彝家》专著;而1975年第二次上凉山,直到1983年方写出这篇并不算长的《凉山彝族今昔》。写完后,还专门送国家民委主任审阅。显然,对于此文,林耀华先生非常谨慎。个中原因,林先生的学生潘守永在《林耀华评传》一书中解释说:
这次一篇文章踌躇9年,实因二上凉山乃出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组织安排且有工宣队师傅督导,目的借写奴隶制的残酷而策应批邓反右。耳顺之年的先生无意再做无聊之举,只能以拖待变。1984年局面大定,林先生才把新旧材料综合用于凉山彝族社会变迁研究。[②]
林先生一代宗师、学界泰斗高尚的品格和顽强的坚守,由此可见!
不过,潘先生所说的“1984年局面大定,林先生才把新旧材料综合用于凉山彝族社会变迁研究”一语,我们可以根据林耀华先生手札稍稍提前到1983年,因为是年7月份林先生已经完全撰成此文,并将之寄给了刘英杰。只不过由于杂志的周期问题,此文在1984年才见刊。
《凉山彝族今昔》刊出的时候,编辑的改动应该很小。对比手札上的审稿意见和已刊发的文章,我们发现,叶幼泉先生在审稿中提出的几点意见,编辑在刊发时基本上都没有采纳。如“伟大的西南后方”这个饱含民族激情的断语,是林耀华先生于1944年抗战关键时刻所写,没有什么抹粉不抹粉的意思。这当然不能说叶先生提的不对,在一定的语境和历史条件下,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正常建议。但是,我们从这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作者、编辑、审稿专家之间不一定是完全意见吻合的。也正是这种具有“分歧”性质的视角差异,起到提醒或纠偏的作用,使得一篇严肃的学术论文,在不同层级的审稿程序中得到差异性评判,这样可以预防一些不必要的失误或错讹。
关于这篇文章,林教授手札中提到的一个细节值得我们注意:《凉山彝族今昔》是林耀华教授1982年参加美国民族学会140周年年会的论文,有英文翻译稿,收入The Prospects for Plural Societies一书中,[③]而中文稿件则仅此一份。那么这封中文稿件如果在《社会科学战线》的存档中,又将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因为此后林耀华先生的一些文章有可能就是打字油印件。譬如《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1期刊发的《中国民族学的回顾与展望》一文,我就找到了1984年7月25日的打字油印件。
《中国民族学的回顾与展望》油印本
《凉山彝族今昔》及其后林耀华先生所撰写的一系列文章在《社会科学战线》的发表,时任综合编辑室主任刘英杰先生功不可没。在1983年前后,因为刘英杰老师持续地给林耀华教授寄《社会科学战线》,并同林先生保持书信联系,于是1983年7月,林先生将其思考、撰写共9年之久的二上凉山的文章寄到了编辑部。由此而始,从1984—1987年,林耀华教授又接连在《社会科学战线》发表了4篇重量级文章,这些文章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创立》(1984年第4期)、《中国民族学的回顾与展望》(1985年第1期)、《三上凉山(上)——探索凉山彝族现代化中的新课题及其展望》(1986年第4期)、《三上凉山(下)——探索凉山彝族现代化中的新课题及其展望》(1987年第1期)。
可以说,《凉山彝族今昔》就如一座桥梁一样接续了林耀华教授对凉山彝族研究的学术路径,虽然他本人对这篇文章并不是非常满意,但却由此开启了他第三次进入凉山调查而推动凉山彝家现代化问题研究的学术征程,是他撰写《三上凉山》一文的前奏,也是林耀华教授与《社会科学战线》开始愉快学术合作的开始。
参考文献:
[①] 林耀华:《三上凉山(上)——探索凉山彝族现代化中的新课题及其展望》,《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4期。
[②] 潘守永:《林耀华评传》,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76-177页。
[③] 潘守永:《林耀华评传》,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2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