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下旬的某一天,28岁的海安女教师何平随第五轮海安支教宁蒗的大部队离开海安,前往云南小凉山宁蒗彝族自治县,开始了她的3年支教宁蒗民族教育工作。
一路“惊”心到宁蒗
昆明—丽江,丽江—宁蒗,客车穿梭在崇山峻岭间的盘山公路,一边是高耸入云的陡峭山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山沟沟,何平一只手紧紧搂住年幼的女儿,一只手紧紧按住自己那快要跳到嗓子眼的心。一路上,她不停地祈祷,祈祷开车师傅的技术高超一些,更高超一些。
一腔热血育人才
当平安到达宁蒗后,她们受到了宁蒗人民的热情接待,她们所支教的宁蒗宁海民族中学也及时安排了宿舍。打扫、购置生活必需品、安家……她们顾不上一路的舟车劳顿,因为她们急于在开学前安顿好自己,以便开学后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熟悉但又紧张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宁蒗彝族自治县,俗称“小凉山”,四周大山连绵不断,高不见顶,无边无际。虽然这个县只有二十几万的人口,却是由彝、汉、普米等12个民族组成。她为了能让自己更好、更快地投入到宁蒗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在正式开学前,她不仅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还不断地向“老宁蒗”(已在宁蒗支教过的海安老师)请教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适合宁蒗学生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如何与宁蒗学生较融洽地沟通等等。同时我还尽可能多地了解宁蒗各个民族的传统风俗、生活习惯等等。
几天的准备,她自认为做足了功课,已经做到知己知彼了,可是当她自信十足地走上宁蒗的讲台,一连几日的课堂作业还是狠狠地给了她重重的一拳,几乎没有一份作业令我满意,更多的作业错得一塌糊涂,有的作业全军覆没。她一下子寝食难安,我日思夜想地寻找适合我的“宁蒗教学方法”。为此,她多次和多名学生谈心,询问他们听课吃力的地方,作业受阻的原因;她不厌其烦地请教同事,探寻每一个知识点,乃至于每一道例题的讲法,每个问题梯度大小的设置,每个问题提问的技巧;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授课速度,板书质量,与学生的互动效果……这样,经过不断努力和同事的耐心帮助下,她的课堂教学逐渐“宁蒗化”,并且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跟学生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亲密了。
彝族姑娘阿英家境贫寒,父母重男轻女,当学生把辍学的念头告诉她后,何平多次家访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尽自己所能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她帮助,最终她顺利地考上了高一级学校。学生阿勇聪明但调皮,学习习惯差,她就经常将他找来谈心,给他补习功课,每天中午利用午休时间辅导他学习,并安排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他。他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最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一段经历绽芳华
在宁蒗的那几年,由于高原反应,何平常常睡到半夜因呼吸不畅而坐起来大口大口地喘气,严重时甚至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因气候干燥,她遗传性的干燥皮肤稍不注意一划,就会裂出口子。
但是,何平不悔自己的宁蒗时光。因为她热爱自己的教书育人职业。每当看到因为“我”,因为“我们”,更多的宁蒗孩子告别封闭,走出大山,接受高等教育,学得一技之长,何平便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共饮长江水。宁蒗支教,我的无悔选择。”支教期满,何平写下了“支教心语”。
支教宁蒗“巾帼花”
笔者感言:何平, 一名海安的普通母亲,带着年幼的孩子来到宁蒗,只为更多的孩子。她是一名海安巾帼中学教师,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努力克服气候差异、语言障碍,只为更快地融入当地。她还是一名启慧者,启迪智慧,润化心灵,历经教学工作的考验,只为探索适合宁蒗的教学模式。
一方书桌,二尺教鞭,三尺讲台,四季流转,道不尽的酸甜苦辣,写不完的人生风景。三年里,她扎扎实实锤炼教学内功,一言一行塑造师表形象;三年里,她在宁蒗的教学天地里,笔沫飞溅中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教会“小凉山”的孩子用知识探索外面世界的精彩;三年里,她用真情寻找到了一把钥匙,打开了宁蒗孩子和家长的心灵,让更多的孩子告别封闭,走出大山,接受高等教育。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正是因为有了更多的“她”,“宁蒗经验”才更加丰富,“宁海之花”才更加绚烂。
(江苏省海安市教育工会 严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