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塑造人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机制。其中有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和一系列复杂关系,又有传播现代文明与传承弘扬地方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处理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正是试图通过扎实的民族志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系统性呈现,揭示和回应这些复杂关系和问题,提出当代乡村学校教育的“应然”选择。
【关键词】乡村教育;新华小学;乡村;彝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威宁作为贵州彝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县城,除了县东的盐仓为彝族的聚居区外,在县城的其他乡镇也多有彝族、汉族、回族杂居的现象,其中在板底乡新华村就较为集中的居住着一些彝族人口,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伴着学校的朗朗书声,过着朴素又独特的生活。出于对彝族乡村及乡村学校教育的关注,笔者在这里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并坚持从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角度出发,立足于学生及其家庭、村民和社区现代发展需要,着重探讨新华村的基本情况、学校教育在新华村的现状、在村民看来,学校和他们是一种什么关系、当地村民对乡村学校教育的诉求是什么以及如何理解在办学实践中回应这种诉求。
一、“高山上”的新华村
(一)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
新华村地处板底乡中南部,东与板底村接壤,南与东风镇毗邻,西与清河村交接,北与安坪村相邻,总面积约为10.76平方公里,行政区面积为10.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131.0亩,全村分为八组。由于地形、亲属关系等原因村子的聚落分布格局较为分散,主要以学校为中心向四周扩散。这里的平均海拔为2200米,山地相对较多。近年来,气候异常现象时有发生,凝冻灾害更为频发,在冬天时经常有学生因为路况原因无法按时到校,从而影响学校的教学进度。
据2016年的数据统计,新华村的总人口为1759人,其中农业人口1579人,占总人口的89%。剩下的11%为非农业人口和学生,有180人。这里的主要民族是彝族,全村只有五户人家为汉族,其他均为彝族。除了彝族以外的汉族村民都是从其他乡镇和省市迁移过来的,有的从父辈开始,有的是前两代人就迁入了。日常交流语言主要是彝语和当地方言。
(二)传统生产方式
新华村的生产结构单一,主要是靠种植业和养殖业维持生计。种植业是主要劳动力在彝族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马铃薯、玉米和荞麦,在当地居民一年的收成中占70%左右,一般一家人在家里有两个主要劳动力的情况下,一年的土豆收入在一千五百斤左右,一个主要劳动力也在八百斤左右。荞麦产量不定,由于时间的推移和玉米的引入,种植荞麦的人也逐渐减少。产出的土豆、荞麦以及后来增加的玉米,主要用于自家的消费和在乡镇集市上售卖。
养殖业重点是养殖牛、猪。新华村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较为稀缺,村民可投入不足,进而收入不高。猪和牛是每家每户必养的牲畜,猪通常除去家里过年和“办事”(喜事或丧事)的两头、牛除了耕地的一头,其他都会卖掉。还有少数会养羊的人家,也算是他们收入的来源之一。饲养过程一般分为户外放养和家里圈养,户外是把牲畜赶至房屋附近的山坡上由一个孩子或老人看着;家里圈养则是把牲畜养在和人居住的屋子中间,由居民的卧室、厨房和堆放杂物的屋子隔开,牲畜就生活在中间的简陋空间里,还有院子的中间,所以,一般人家院子都异味扑鼻,牲畜的排泄物随处可见。
由于自身具备的土地贫瘠,所以农作物产量不高,再加上面向市场狭窄,导致农民的收入不高,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根据新华村2016年年鉴,生产总值是332.76 万元,人均收入约为1892元,据实地调查,这些钱完全不能保证一家人一年的基本开销,假如一家五口人年收入约为1万元,除去基本的食物、生活用品、购买和人情关系之间的走动,可以自由流动的钱不足五千块钱。
二、新华村的学校教育
(一)学校教育的背景
从新华村总体的基础条件来看,这里交通条件不便、村民就学能力不高、经济发展较为低下、学生上学路途远、村民劳动力护送孩子上学的条件不足,人们的普遍受教育水平在小学及以下,村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属于南方山区村小比较典型的类别,可以说是众多村小的一个缩影。
在结合当地的老师和居民的访谈基础上,参考了乡镇的文献材料得知,上扎都小学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响应国家的教育政策开办的公立小学,当地人称上扎都小学,学校在政府记录的名字为新华小学。这里最初只有四面墙的小屋子,一名老师和两个学生,到第二年的三名学生,然后慢慢地逐年增加达到,现在的学生和老师相加为一百多人的现状。学校由最初的只有一二年级增加为一到六年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小学教学体系。并据新华小学历年来的资料统计,学生人数最多的是在2015年,总数达到180余人,当年学校六年级的毕业生达到50余人,是新华小学有史以来最多的在校人数和毕业人数。
(二)学校教育的现状
上扎都小学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板底乡新华村五组,处于村子的中心地段,本地人又称其为“上扎都小学”。始建于1954年,到如今已有60多年历史,据不完全统计,自建立起到2017年上半年从上扎都小学毕业的学生约有2200多名。校园占地面积7857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面积1248平方米,学校有图书4030册,职工12人,其中教师9人,食堂工人2人,保安1人。学校所有的基本设施包括学生营养食堂、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保管室、仪器保管室、小型图书馆、体育卫生美术室。
学生及学校教师情况,2016.9—2018.1学生总数都是在150个上下波动,教师基本固定为14名。2017年上半年六年级学生成绩基本情况:共40个学生毕业,平均分——语文64.59、数学29、 英语68,总成绩在全乡村级(全乡共八所村小)小學中排名第四,相对于上学期的成绩来说,成绩总体上升。2017年一年的成绩在所有乡镇村级小学中排名第十二,属于中偏上的水平。
三、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校学生成绩问题
就新华小学的整体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成绩存在个别很好、普遍不高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学生会这种现状?据笔者调查,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原因:一是由于受自身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基础不好,再加上课堂学习状态不好导致。因为本地的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和与老师的沟通中使用汉语,其他情况下均使用彝语,所以对于汉语的接受能力会在基础教育的时候就受到一定的影响;二是村民虽然重视学生的学习,但是因为自身受教育状况,难以辅助学生完成作业,甚至是父母没有文化或者不会说普通话和写汉字,无法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当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经常更换老师、父母打工未在家、没空管孩子,学生回家干农活占用写作业时间,包括收玉米、放牛、挖土豆等,或者教学实践和农忙时节的冲突问题等方面。
(二)学校教育中的语言
在笔者实地调查的时候,可以直接体验到的是新华小学的乡村学校教育中根本没有涉及彝语教学。新华村作为彝族聚居地,当地的村民日常用语都是彝语,但是在当地的教学课程中并没有双语教学,当地的老师也只有两位老教师会说少量彝语。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多数孩子日常交流没有问题,但是较难的句子就不会了,如“我们学校的围墙很高,没有人可以直接用手翻过去”,其中的“围墙、直接”这两个词不仅孩子们不会,询问过几位家长他们也不知道。学校这种只有汉语的教学方式让这里的彝族孩子脱离了原本和父母说彝语的环境,渐渐开始遗忘部分本民族语言,这对于有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来说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事。并且新华村所在地是彝族较为聚居的威宁县板底乡,作为这样一种聚居地的本民族语言的“丢失”是应该值得关注的。
发生这种现象可能存在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当地的教育模式与村民之间的生活模式之间的脱轨,虽然当地的人们说着彝族的语言,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没有彝文字的存在;二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东西与当地所需要的生活技能之间的脱轨,无法在根本上支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渴望,最后导致语言在生活和学习之间分离开来,无法共生共存。
四、村民对学校教育的诉求
(一)村里的人“走出去”
从功能主义角度来说,“每个社会实体不论是一个组织或是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有机体(超有机体)和其他的有机体一样,一个社会系统是由不同部分组成,对于整个系统的运作而言,每一部分都有功用。”学校是社会体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其作用在于向社会培养和输送有用之才,社区则为学校提供场地等。在村民看来,学校和他们是一种学校为社区服务的关系。他们认为,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为村子里带来了“文化”,即村子里的学生从那里毕业有成为大学生或者其他工作者的可能,为村子带来新的变化,让农村人走进城市。近几年,学校的毕业生进入初中的开始增加,后来从学校毕业成为大学生的人数也在增多;从2014年至今,新华村已经有了十几名大学生,除了两名回乡工作,其余的都留在了遵义、贵阳、毕节、威宁等地上班。
学校的定位是为乡村服务、为乡村,不仅为乡村的人,不仅仅是农民,实际上也包括农业和农村。当然,在学校为社区提供人才的同时,社区也为学校提供办学场地、学生资源、地方知识等,相互之间是共赢的关系。
(二)外面的人“走进来”
2012年现任校长(李老师)调入新华小学,鼓励学校老师积极与村子里的人们沟通,和村子里的老百姓及孩子都建立了亲近的关系,同时又对学校的整体制度进行了调节,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学生和村民,并开始引进了慈善捐赠的机构和个人,每年平均有三次大的捐赠活动以及两次小型的捐赠活动。不仅为学生带来了防寒的衣服、文具、鞋子,还让他们接触到了不一样的人和事物,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注重对当地困难户的帮扶政策,进行个体长期帮助的项目,近三年来就重点扶贫了十几户人家,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村民也积极配合,尽管学校有几位学生的家庭条件困难、离学校非常远,上学条件艰难,但他们的父母依旧坚持送孩子到学校上学。
同时,校长还联系支教老师充分解决了学校师资不足的难题,平均每年有两名为期一年的支教老师来新华小学参与正常课堂教学。到2018年上半年,学校一共引进过12名长期支教老师,60多名短期支教老师,他们不仅在学校完成正常教学工作,而且每年期末考试都会为学校带来好成绩。
五、乡村教育的应对策略
面对村民对学校教育的诉求,笔者认为,应该在社区和学校相结合的基本条件下提出回应。
(一)课程体系的开放
开放课程体系,在学校的课程设计中包含彝语课或者彝族舞蹈课程教学,从平时的实践活动中也可以观察到,在课间操活动中彝族歌曲所带来的活力对比平时课堂中状态的是非常有差别的。增加这类课程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由于学校以前的课程设置没有根据当地孩子的生活需要开设相关课程,也没有相应的当地生活技能课,所以,可以适当增加彝语课和当地技术课程、当地歌舞教授课。
(二)师资体系的开放
因为学校老师配置原因,新华小学的师资固定人数少。一般是不定期地特岗入职、老教师的任职和调任以及其他学校老师的调入,所以,可以增加师资体系的开放。增加支教老师,或者从当地居民中聘请有资历的村民进行特殊课程的教学,新华小学从2012开始引进为期一年的支教老师,虽然解决了一定的师资问题,不过因为流动性较强,也为学校带来了新的师资需求。
(三)评价体系的开放
面向上级,新华小学所属乡镇板底乡的教管中心各老师的直接性工作安排和完成度评价。面向全乡和全县学校的评价,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全乡小学评比和全县小学评比,以及学生成绩所影响的绩效问题直接关系到老师能领取的生活工资。
六、总结
针对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教学和情感投入,学生、家庭、村民和社区的“回报”,即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牺牲其他的机会,家庭投入费用、劳动力,村民礼待教师,社区协助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环境安全等,笔者思考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在于立足于学生家长、当地彝族村民,探求教育在社区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如何更好地嵌入社区生活。通过学校课程体系、师资体系、评价体系进行开放的讨论,以期实现对新华村的村民对乡村学校教育的诉求的回应。
如同方炳林所说,“乡村教育与当地的环境的影响,与城市的受教育环境有较大的差别;并且乡村的空间大,就学压力没有城市大,升学率也没有城市学校高,所以导致乡村教育与城市的教育形成了较大区别。”所以,在村落的学校必须与当地的生计方式、生活模式相结合开放评价体系才能更有效地为乡村带来人才,同时也有利于当地生存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美]侨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方炳林.生态环境與教育[M].台北:台湾维新书局,1975.
作者简介:邱玲(1992-),女,苗族,贵州遵义人,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民族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