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教育发展按下“加速键”:知识为“桥”助彝族娃娃“飞更高”
作者 岳依桐 汤雁 2020-03-22
原出处:​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凉山3月21日电 (岳依桐 汤雁)“老师,这道题娃娃不会做,能不能教一下?”“老师,今天娃娃按要求背诵了课文,还默写了诗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四川各地学校“停课不停学”,随时回复学生家长信息已成为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红联乡中心校老师阿史殷菊的日常。
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一度严重滞后。2000年起,四川先后出台多项政策,通过“一村一幼”、大小凉山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等举措,在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丰富教育体系,以教育为“桥”,打破贫困“壁垒”,助民族地区学生“飞更高”。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成都师范学院毕业后,今年28岁的阿史殷菊选择回乡教书,窗明几净的教室、宽敞整洁的操场让她感慨,“学校修得很漂亮,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我读书时条件没这么好,一个班也就二三十个学生,现在我教的班有60多个学生,把教室坐得满满当当。”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断夯实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凉山教育发展打好了“地基”。2012年以来,凉山州累计投入办学条件改善资金86.3亿元(人民币,下同)。截至2018年底,凉山州共有各类学校1572所,另有小学教学点1011个、“一村一幼”村级幼教点3117个。目前,凉山州在校学生达到117.83万人。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金阳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尔古子合告诉记者,如今教育在凉山是“热门话题”,大家讨论的都是如何提高娃娃成绩,让孩子读大学、考研究生,甚至出国留学,从而找到好工作,过上好日子。“近期由于疫情原因,学生都在家通过电视、网络上课,为了保障娃娃的学习进度,县里有个乡的电视一度卖断货。”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众大多普通话(汉语)水平低下,听不懂老师说什么、跟不上学习进度曾是彝族学生进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后面临的一道“难关”。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此,凉山州级财政投入20亿元实施“一村一幼”“一乡一园”工程,修建348所乡镇幼儿园,大力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年来,凉山州还深入实施“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每年选送4400余名初中毕业生到成都等地的优质中职学校就读。近5年来,凉山州共招收彝区“9+3”学生14789人,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摆脱贫困。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凉山彝区第一批“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的学生之一,今年25岁的金阳县马依足乡居民石一古作回到家乡,成为幼教点的一名老师,每月工资3000多元。“如果不是‘9+3’,我可能就辍学在家务农了,现在能有这个收入,是读书改变了我的人生。”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要读书”到“读好书”,凉山还不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方式,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建设。目前凉山互联网接入学校1215所,建成“班班通”教室17000余间,普通高中采用成都七中优质资源、初中采用成都石室中学优质资源开展远程录播教学,小学则以“本土化”的优质教学资源为重点开展远程植入式教学。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坐在家中看着电视“上课”,金阳县红联乡中心校一年级学生赵文雯认真跟读诗歌,“我最喜欢上语文课,希望能早点开学。”今年7岁的赵文雯用流利的普通话告诉记者,她未来想成为一名医生。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小时候没有坚持读书,现在外出务工、做生意都不方便,很遗憾。”赵文雯的妈妈赵元兴坐在一旁笑道,“娃娃能读多久我就供多久,最好考个博士。”o7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