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 王俊 王坤 2018-11-05
原出处:《世纪桥》 2014年09期


2b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摘要:民办教育是民族传统传承的一种新模式。作为中国唯一的民办彝文双语职业学校,毕节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为彝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选择,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意义重大。但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学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呼吁政府将部分民办学校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进行相应的支持和补助;之二则是结合学校发展建立学校的农牧业实习基地及文艺团体等经济创收实体。
  关键词:民办教育;文化传承;有效途径;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
2b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化传承是一个历时性过程,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实施主体来看,可分为政府和民间,从保护和传承的状态来说,则可分为自发和自觉。政府的保护和传承是一种自觉行为,民间的则既有自发行为,也有自觉行为。在民族学中,斯大林对于“民族”的定义最具代表性,斯大林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的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在具体应用中,民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指生活于某一区域内的所有人,如中华民族、德意志民族等;狭义的民族指的是少数民族,本文采用的是民族的狭义概念,即少数民族。民族文化的传承途径众多,在有关民族文化的各种传承途径中,学校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以及各民族中小学、中专、院校的建立,民族文化得到区域性保护和局部性交流,“民族文化进校园”最先是民族文化个人进校园,随着少数民族个人在学校的聚集,其所承载和代表的民族文化得到部分展示和交流。目前来看,“民族文化进校园”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民族文化进入普通学校,二是民族文化进入职业学校。在贵州,“民族文化进校园”作为一个口号或正式的文化保护策略始于二十一世纪初,2002年10月,贵州省教育厅、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制定了《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政府主导下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正式在贵州展开。2007年,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评选活动的通知》。2008年,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意见》,这些《意见》和《通知》的确立为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提供了政府的政策理论支撑,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自2002年以来,“民族文化进校园”在贵州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许多民族文化正通过学校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2013年5月,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和国家民委共同出台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内涵得到新的深化和扩展,职业院校在未来“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伴随三部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国家在全国选取了100所职业院校作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这100所职业院校的100个专业作为示范专业,确定了100个民族文化技能方向。在贵州有两个职业院校入选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它们是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其中贵州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是示范专业,以安顺蜡染、大方漆器为民族文化技能方向;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以民族音乐与舞蹈为示范专业,以侗族大歌、牛腿琴演奏为民族文化技能方向。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正变得越来越规范化和具体化,通过职业院校的平台,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得到持久性体现,民族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正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和支持。目前,“民族文化进校园”指的主要是民族文化进公办校园,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由国家进行全额财政拨款支持,作为主要靠自筹经费发展的民办学校,市场需要是其发展导向,民族文化因其传承的公益性和产业化的专业性及长期性使得对其的投入难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使得民族文化很难成为民办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广义的角度,“民族文化进校园”除了进公办校园外,也应该进民办校园,那么,民族文化除了进公办校园外,能进民办校园吗?通过对毕节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的考察和调研得知,民族文化不但可以进公办校园,也能进民办校园,在“民族文化进校园”中,民办学校是公办学校必要而有益的补充。但需要强调的是,民办学校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缺乏稳定而持久的经济来源等,民办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的道路上能否走得更高更远,民办学校对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希望本文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2b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毕节市彝族概况2b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节市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东靠贵阳市、遵义市,南连安顺市、六盘水市,西邻云南省昭通市、曲靖市,北接四川省泸州市,总面积近2.69万平方公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15.25%。毕节市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交错发育,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 600米,最高处位于赫章县珠市彝族乡与威宁县交界的小韭菜坪,海拔2 900.6米,最低处位于金沙县与仁怀县、四川省古蔺县交界的赤水河谷,海拔457米。毕节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立体气候突出,季风气候明显,降雨量较为充沛。年日照数在1 096-1 769小时,无霜期245-290天,年均降水量849-1 399毫米。2b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节是彝族传统的历史聚居区,彝族人口分布广泛,历史悠久。明郭子章《黔记》曰:“唐阿佩,宋普贵,元阿画皆以历代开国时,纳土袭爵,居水西,号大鬼主。霭翠仕元四川行省左丞兼顺元宣慰使,明洪武初归附,五年授怀远将军,世袭宣慰使。据历史记载,三国诸葛亮征南中,毕节彝族首领济火为牂柯帅,相助刊山通道,擒孟获有功,封罗甸国王,世有其地。”“水西作为彝族地方政权,从蜀汉封妥阿哲(汉文献称“济火”)为罗甸王到清康熙四年改土归流。一共存在了1 400多年。”清康熙年间,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大批移民涌入今毕节地区。“乾隆14年(1794年),总人口46 433,其中少数民族30 845人,占总人口的66.43%。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总人口220 250人,其中少数民族86 980人,占总人口的39.49%。民国时期,少数民族受歧视,一部分少数民族隐讳其族别,据民国36年(1947年)统计,全县总人口241 335人,其中苗、彝两个民族人口为15 375人,仅占总人口的6.37%。”毫无疑问,彝族曾经是毕节地区的主体民族,从历史记载分析,即便到了清朝末年,彝族人口依旧在毕节地区总人口中占有很大比重。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毕节地区现有彝族人口468 800人,占全区总人口6 327 471的7.41%。全地区下辖一市(毕节市)7县。其中毕节市有彝族人口48 094人;大方县有彝族人口92 295人;黔西县有彝族人口60 420人;金沙县彝族人口20 696人;织金县彝族人口31 420人;纳雍县彝族37 840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彝族人口95 629人;赫章县有彝族人口82 406人。在全区的250个乡(镇、办事处)中,民族乡镇共有77个,彝族乡镇有68个,其中彝族作为主体民族建立的乡镇有33个。大方县有彝族乡17个,彝族为主体民族的乡镇9个,黔西县有彝族乡镇13个,彝族为主体民族的乡镇7个;赫章县有彝族乡镇11个,彝族为主体民族的彝族乡镇7个;织金县有彝族乡镇4个;纳雍县有彝族乡镇10个,彝族为主体民族的乡镇3个;金沙县有彝族乡镇7个,彝族为主体民族的乡镇3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一个——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2b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毕节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2b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办教育的历史悠久,历史上多为毕摩世家或彝族精英的自发行为。以贵州赫章县财神镇马鞍村彝族毕摩“阿候”家为例,“‘阿候家历史上一直办得有教授彝族文化的学堂,学徒遍布邻近的省、市、县、乡,故在本地素有‘学堂家的美誉。”在四川凉山,解放前著名的甘洛县斯补土司岭光电就曾创办过学堂,兴办过教育。在云南,彝族民办教育的例子更是多。彝族历史上的民办教育随局势发展生生灭灭,此起彼伏,除在“破四旧”及“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彻底取缔外,彝族民办教育从未停止,断断续续一直延续至今,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现代化和全球化成为主旋律,科技让世界相互交流的速度加快,文化消融成为各民族必须面对的问题,毕节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毕节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是目前中国唯一的民办中职学校,作为彝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尝试,毕节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存在的意义重大。2b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节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是毕节地区原人大工委主任禄绍康创办,作为一位拥有深厚彝族传统文化功底的彝族退休老人,自身的生活阅历和长期的工作经历使得他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在退休之后将自己的见解具体付诸实践。学校的初建资金来源于禄主任多年的积蓄及相关爱心人士的捐助。学校邀请贵州部分退休彝族老领导及毕节市部分在职领导作为办学顾问,毕节市部分彝族领导作为名誉校长,贵州省有关彝学专家作为专兼职教师。学校不以营利为目的,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办学理念,根据国家提出的“救书、救人、救学科”的精神,抢抓国家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的机遇,注重培养人才,传承文化,规范文字,促进经济发展,属于公益性组织。学校以“方言旅游”为主要专业,内设布摩、文字、语言、艺术(含歌、舞)、乐器实用技术、景区导游等十一门课程,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培养造就方言(彝学)高层次(高学位)人才的学校(摇篮)。即培养各类人才(重点培养乡土人才、传承人才、研究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服务人才等);传承彝族方言和各类先进文化(突出传承彝族特殊的语言、文字、歌舞、习俗文化等);传承、弘扬优秀的古彝文化(突出彝文字的字型、字意,教材课本、学位职称的评定等);为全面提升彝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学校按照长、中、短班等三个不同的批次方式进行正规授课教育,长班学制为三年,中班的学制一般为一至二年,短班为十天至半年。布摩(毕摩)班、文字班、导游班、畜牧兽医班通常实行长班制,根据需要也将采用中班的教学形式和短班的培训方式。其它方面的班次尤其是农业实用技术班和语言班更多的是实行短期培训方式进行。布摩班(毕摩)实行三年学制,第一年不放暑假,寒假提前,每周上课五天半,周一至周五每天7节课,上午3节,下午3节、晚上自习1节,周六上午3节,下午和周日休息。2013年起,按市教育局规定同其他中等学校一起统一开学、放假和作息时间。布摩班由安朝文担任班主任,安朝文、禄应贵、王秀平三位老师轮流授课。目前,正在编写统一的教材,在统一教材编订之前使用《指路经》和《献酒经》等传统经籍为教科书。布摩班现在有四位专任课教师,他们分别是安朝文、禄应贵、王秀平和苏世诚。这四位老师均出生于布摩世家,为毕节市内资历较深的布摩,其中有两位曾在民委部门从事彝文古籍翻译整理工作。学校现有学生142人,其中2012级学生102人,汉族学生24人,白族2人,回族1人,苗族1人,其他未确定民族3人,彝族71人;2013级学生40人,全为彝族。在2012级的102人中,布摩班学生有26人,分别来自威宁、赫章、纳雍、大方、七星关区。其中威宁17人,赫章6人,纳雍、大方、七星关各1人。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有35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26人中一人上过一年大专、一人高中毕业、三人小学毕业,其余21人均为初中水平(其中有部分未毕业)。这26名学生中有16人出身于布摩世家或祖上有人做布摩。2013级40人全为布摩班学生。学校还将根据彝族文化特点,有意识的培养一批“摩史”和各类活动场合的主持。摩史是古代彝族社会中的一种职业(务),他虽不是君臣师的组成成员,但他与布摩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九扯九纵设置中,摩史为官一秩。集史官、礼仪官、外交官等多种身份于一身。凡举大典,外交应酬,祭祀祖宗,婚丧大事,都少不了摩史这一重要角色。但是,目前在我市懂得摩史的人更比布摩都还要少,面临灭绝,不得不抓紧抢救。为此,学校将以培养抢救摩史(主持)作为重要任务,以彝族聚居的自然村为单位,力争给每个村培训出一个摩史(主持),并配套一个能歌善舞的队伍进入红白喜事场合。2b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毕节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在彝族文化传承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2b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班是彝文双语职业学校的特色班和重点班,是彝文双语学校保护和传承彝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从调研来看,毕摩班对于彝族毕摩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成功的,以2012级毕摩班的学生为例,到现在,所有的学生已阅读了大量的彝文古籍,完全掌握了传统彝文,掌握了部分毕摩宗教仪式,已具备了辅助完成毕摩,其中两名学生在入校时连彝语都不会说,现在已能说一口流利的彝语。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精髓,从这个角度来看,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对彝族传统文化,特别是贵州彝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毕节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如能长期存在下去,对彝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问题是能否长期存在下去,这是关心和热爱彝族文化的人最关心的事。说到底,毕节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能否存在的关键是资金,作为民办学校,彝文双语职业学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爱心捐助,这使得学校的资金具有不确定性,双语职业学校对学生实行完全免费,吃、住免费,学生直接来上学就行,除牙膏牙刷外,一切床上用品都由学校免费提供,这使得学校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开支,据创办人禄绍康说,每个月的开支为十多万元,因为校舍是由威宁自治县免费提供,因此这十多万元还不包括校舍租用费,这样初略一算,双语职业学校的正常运行每年少了一百万元是无法进行的,这么庞大的资金要一直靠爱心捐助是难以想象的。解决措施一是呼吁政府将像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这样的民办学校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进行相应的支持和补助;二是结合学校发展建立学校的农牧业实习基地及文艺团体等实体,从长远看,建立自己稳定的经济来源是学校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2b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2b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 社,2003,(9).
  [2]王军.毕节地区彝族土司则溪制度论述[J].贵州:毕 节学院学报,2010,(10).
  [3]贵州省大方县地方志编制委员会.大方县志[M].北 京:方志出版社,1996.
  [4]王秀旺(彝族).贵州彝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及彝汉双 语教学现状与思考——赫章县马鞍村个案研究[J]. 贵州民族报,2012,(11).
2b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
本文相关专题更多专题 >
毕节彝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