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华东师大彝区教育调研记:青山上的希望――新营盘中学校长访
作者 郑岗 2006-09-12
原出处:彝族人网

D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天对宁蒗县新营盘乡中学校长沙永生进行了访谈。D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上午,我和陈老师,杨春林,张裕乘车来到了距离宁蒗县城约8公里外的新营盘乡中学,这是一所建在山上的学校。沿着一条布满石子的土路,大约五六分钟,便来到了新营盘乡中学。中学大门依山而立,颇具气势。大门左右两边的墙上是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分别写着“胸怀祖国”“放眼世界”。D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学校还没有水泥路面,整个学校的地面依然是泥地。学校的建筑分两个部分,下面是教师宿舍,上面是教学楼和草场操场。整体上,学校的教学楼低矮破旧,唯一新的楼房,据我们了解,是2004年国务委员陈志立考察宁蒗后,投资兴建的四层的教学楼。D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刚进入校门,沙校长就热情地赶来接待我们。简单的介绍之后,我们便跟随他进入了位于刚落成不久的办公楼四楼的办公室里进行了这次访谈。据沙校长介绍,新营盘中学创办于1990年,建校过程充满曲折。1998年由于地震引发山体滑坡,导致学校被毁,2000年才另迁现址,重新修建的。2004年以前,学校只有一幢两层的教学楼和一栋两层的学生宿舍,教师不够用,只好借用外面群众的房子。2004年以后,国家拨款帮助兴建了一栋四层的教学楼,学校条件有所改善。学校现有教师32名,学生580名,其中初三有137名,2006年中考有68人顺利升学。D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沙校长的介绍,我们深入了解了学校的办学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学校是全日制寄宿制中学,主要承担从初一至初三的教学任务。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物质条件一直是显而易见的制约因素。2006年,整个学校的经费竟然只有2万元,其中1万元用于支付电费,剩下1万元就是学校的日常支出。这样的经济状况,学校想改善自身的办学条件,无疑是天方夜谭。正如沙校长所说,学校的经费“必须专款专用,比如维修费就只能用于维修方面,不可以‘乱花’的。”在软件上,主要是师资力量的问题。学校的教师很多是属于专业不对口调剂来的,虽然数量上可以,但在质量上,参差不齐,水平差异明显。为了解决教师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学校积极争取外界的帮助,比如,主动吸引志愿者到学校中来任教,帮助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果。D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沙校长的介绍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新营盘中学,甚至可以说是整个西部落后地区学校所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东部地区的扶助。沙校长说:“我们希望能利用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和东西部对口教育投资等措施,能更大地促进我们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很需要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教育人才和物质等各方面的帮助。”                                                D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