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华东师大彝区教育调研记:万水千山总关情――在云南省丽江市
作者 朱莹 2006-09-20
原出处:彝族人网

  当汽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时,我们队员完全被眼前的山间奇景所吸引住了,陡峭的山崖、连绵起伏的山峦、袅袅的乡间炊烟以及高原独特的红土现象,都让我们这些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同学感到大开眼界,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和DV,将一路看到的奇特景色永久地保存起来。虽然长达三个钟头的山路很颠簸,但我们的兴奋劲冲淡一切的旅途奔波。如此艰辛的旅途,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宁蒗县的交通不便利、消息闭塞,这是其贫困的一个重大原因吧。但为何该县经济落后,但教育会如此先进呢?带着诸如此类的一系列疑惑,我们开始了此次课题的实地调查。MF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达宁蒗县后,我们一组队员在县城开展活动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街头做问卷和学校访谈。王向前、孙继三和我负责问卷部分。高原的天气虽然凉爽,但炙热的太阳却让我们经受不起。工作的第一天,顶着强烈的紫外线,我们忙碌在街头小巷中。庆幸的是,我们结识了两位彝族学生志愿者,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便利。MF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酷暑难耐,人间有情。在西部的边远山区,我充分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这与发达地区人民自私自利的观念截然不同。曾经我有两次问卷的经历,一次是在上海徐家汇的繁华街头上,进行拦访。那种痛苦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当我向路人说明目的时,他们都用怀疑或者不屑一顾的眼神看着我,让我觉得很不自然甚至难堪。绝大多数人不原意接受问卷调查,断然拒绝。后来一次是在大学校园中作问卷调查,这当然要比在街头上容易些。但是有些同学碍于自己的隐私或者是不情愿,也不乐意作问卷。MF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但我在宁蒗县城又有一番全新的感受,他们善良勤劳、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我在做问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了。首先是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着实让我们感动;同时我们向街上路人说明我们的目的时,他们会用充满好奇的眼神望着你(可能问卷这东西在他们那边属于新鲜事物),待我们向他们解释清楚后,他们会十分高兴地乐于帮助我们去做这份问卷。在做问卷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不懂的地方会亲自寻问我们,作问卷大概要花费半个钟头,瞧他们那股认真样,仿佛在做一份考试试题。以下是他们做问卷的情形,我实在难以找出恰当的词语去描绘着这一幅幅感人至深的情景:MF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在做问卷的同时,也在与群众的交流中,得知了广大人民对于县城的教育状况的认识和希冀,也指出了其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都对我们此次课题的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MF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经过三天的问卷调查,我也发现了宁蒗县存在的不少社会问题。宁蒗县是个农业县,其经济全靠当地的农业,没有任何的工业,县城中拥有大量的闲置人员,这些人普遍年龄低,受教育水平低,在街头成了小混混,也找不到工作,这也反映出教育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此外,群众在做问卷时,大多数人通常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做题速度极慢,这也与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低有关,有些甚至是文盲,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我们调查问卷的对象。我们队员中的两位云南籍同学运用云南话,将题目读给他们听,让他们作出相应的选项。整个过程可谓是充满艰辛啊!同时也让我们感到,我们此次关于教育的课题对当地来说,是多么重要啊,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努力做好这次课题的决心与意志。MF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整整三天的问卷经历,让我付出了很多,同时也收获了不少。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都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青春的烙印,让我们留下年轻的痕迹,见证我们无悔的辛劳。预祝我们的此次课题能圆满成功,希望我们这次云南之行能对当地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才是我们真正所期待的 。                                                                                       MF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F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