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响政府决策和运用法律手段时,艾滋病人多是无能力的“弱势群体”,而媒体和NGO等社会资源的介入也过少。艾滋危机不是过一个艾滋病日、开一次国际性会议、制定一项承诺就可以万事大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承受能力的提高,艾滋病终于由一度的“社会禁区”,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我们意识到,艾滋病危及到社会的安全秩序,艾滋病现象有违社会正义,我们甚至能够跟国际接轨,举办有关艾滋病问题的论坛、会议。不过,认真分析,我们对艾滋病问题的解决相当简单,与历年预防世界艾滋病日主题相比(尽管我们现在可以同步进行),我们现在的任务还是在落实其十多年前的主题,如1991年的主题“共同迎接艾滋病的挑战”,1992年的主题“预防艾滋病,全社会的责任”等等。政府和全社会在迎接艾滋病挑战中还有相当多的局限。用我们熟悉的话来说,现在到了打攻坚战的时候,在政策、法律、宣传活动之外,需要有足够的力量来狠抓落实。政策的不足可以调整,法律的手段可以介入。但是,在影响政府决策和运用法律手段时,艾滋病人多是无能力的“弱势群体”,而媒体和NGO(非政府组织)等社会资源的介入过少。由此造成的现状是,面对庞大而分散的艾滋病人群,我们只有政府执行层面的少数公务员和社会层面更少的NGO志愿者迎战。
由历年预防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可以看出,艾滋病对社会的挑战是长期的,我们对艾滋病的攻坚战不可能像对待例如SARS那样短平快。说到底,迎接其挑战,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源,如人力资源、媒体资源、技术、资金等等,只有资源的社会分布达成某种均衡,艾滋病才不再成为威胁。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更多的人成为NGO成员或志愿者,更多的组织和个人从一个人和病人(艾滋病人)的全部生活需要出发来帮助后者确立自信、自尊。这不是过一个艾滋病日、开一次国际性会议、制定一项承诺就可以万事大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