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孔韶: 发现“虎日”
作者 文杰 2006-08-09
原出处:成都日报

  作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类学家、作为新中国第一位人类学博士,庄孔韶先生坚持对现实的价值介入,他提出的“虎日”模式,成为亚洲地区目前最成功的戒毒实践之一。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采访手记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庄孔韶出生于北京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四合院,庄氏家族祖父辈三兄弟中有的是中国首批采矿工程师,有的是日本明治大学、早稻田大学毕业的清代第一批中国(法律系)留学生,还有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庄泽宣。庄孔韶的父亲一生致力于生物教学和研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率先建立中国电化教育和北京植物园的奠基人,曾指导用显微胶片拍摄了解放后最早的生物教学影片《细胞》和《草履虫》等。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拥有这样的家族背景,庄孔韶成为知识分子的几率当然很高。他师从中国著名的人类学社会学泰斗林耀华先生,1988年在林耀华教授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中国第一部教育人类学专著《教育人类学》,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位人类学博士。此后十几年的修为,更使他在人类学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声名卓著。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也许是从小喜欢踢足球的缘故,也许还有多年海外生活的经历,戴着一条银手链的庄孔韶与一般高居象牙塔里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同,他特别具有行动力,讲究的是学以致用。最典型的案例是把人类学研究应用于戒毒,那就是著名的“虎日”模式。它来源于云南小凉山彝族社区,是一种基于强大的家支和家族组织、认同、信仰、尊严、伦理和习惯法的仪式,经庄孔韶发现研究后证明,传统文化的综合力量在相应条件下能够战胜人类的生物成瘾性。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任何一个学术会议上,只要庄孔韶报出这两个统计数字,台下的中外学者都会悚然一动:1999年,参加“虎日”仪式盟誓的吸毒者戒毒成功率为64%;2002年,另一组人员的戒毒成功率为87%。而在世界各地,复吸率徘徊在80%-90%之间;中国更高,约为99%,也就是说,戒毒成功率仅为1%。“虎日”模式的有效性显而易见,现在,国家卫生部、地方政府还有一些国际组织,已经和庄孔韶积极联手,在类似地区推广该模式。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个人类学家进入到公共卫生领域,在旁人看来似乎非术业专攻,但庄孔韶做得坦荡自如。他认为,人类所有的问题都由生物性和文化性构成,要想了解和解决问题,必须从整体主义出发。而且作为一个倾向于价值介入的知识分子,庄孔韶也乐于看到自己的研究能够对他人带来帮助。比如农民工问题,虽然庄孔韶并不赞成拿来做一个研究课题,因为从出学术成果来判断,那是一个太复杂和庞大而无法给出结论的课题,可如果做有些研究可以得到国际项目经费的支持,他也支持学生去做,“就当做慈善了,总能够给研究对象带来些好处吧。”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让我感慨。其实,庄孔韶讲的那些人类学理论有的地方我听不懂,但他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我是完全理解了。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  科学之外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是咱们新中国第一位人类学博士,由于这门学科的历史不过100多年,估计不少人还不怎么了解它,很需要你科普一下呢。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庄孔韶(以下简称“庄”):人类总想认识清楚自己。假定人类社会有个绝对的终观,但这终观实际上是永远达不到的,所以人类在认识自己这一点上,永远是在路上。在这个路程当中,出现了各种理论,它们不过都是在建立不同的认识角度,就像瞎子摸象一样,互相影响,又被时代所局限。在人类学看来,人类有生物性,但生物性中又携带着文化性,二者是一个整体,咬合在一起,你想找一个分裂,很难。那么,生物性和文化性所构成的研究人类整体性理论,就是一个人类学的基石。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人类学的出现是不是意味着在科学技术之外,我们要注意到文化的作用?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庄:是这样。工业革命以后,科学在人类社会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使人类向前走了,生活也改变了。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得如此快,好像已经止不住了,发展以后人性的问题解决了吗?没有,相反,人类的困难更多地显示出来了。比如戒毒,人类就得解决这个难题。先是由戒毒所强制戒毒,可成功率很低。这样,医生开始动脑筋,试图用做手术的方法解决,但这又涉及到医学伦理、道德等问题――不管伦理不伦理,这总归是一种科学的手段,是试图从某一个东西的功能上去想主意,以解决人类生物性方面的成瘾性。还有一种科学的方法,是用另外一种认为毒性少的东西来替代海洛因,虽然我们承认这在一定的条件下不错,但肯定不是最佳的选择。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你从人类学角度推出的“虎日”戒毒模式,从戒毒成功率为64%和87%这两组数据来看,似乎挺不错的。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庄:“虎日”模式是目前亚洲地区最成功的戒毒实践之一,这种人类学方法通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接,将习惯、道德、信仰、尊严、伦理等文化要素集结起来,使得吸毒者有足够的力量去战胜人类在吸毒中的生物成瘾性。但反对的声音也有,最主要的说法是,这种东西无法量化,也没有一个科学的逻辑过程。虎日模式是一种文化的手段,是难于测量的。譬如对毅力的分析,很难量化。视死如归的激情可以准确测量吗?这再次让我们提到整体。生物性产生的科学方法是可逆的,是一定能够重复的,但是人类的事就很难了。诗歌可逆吗?人类情感可逆吗?所以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事,既然你那个角度可以想出一个办法来解决,我这个角度为什么不可以呢?人类学给出的是一个文化的诠释,其诠释的意义在于,在科学以外,还有一种可以如愿以偿的、成功的文化力量可以运用。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  发现“虎日”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你是怎么发现“虎日”的呢?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庄:我有一个学生,他是小凉山彝族一个年轻的头人。有次闲聊,他给我讲当地头人们对毒品的侵害非常震怒,因为毒贩子利用了彝族家支的网络及其忠诚度,使得毒品泛滥。1999年1月,嘉日家族首次择“虎日”举行戒毒盟誓仪式,同时采取有关措施以隔绝毒品。彝族历法中的“虎日”,本是举行战争或集体军事行动的日子,这天要举行仪式起誓勇敢战斗。我一听学生讲这个,学术的敏感性立即呈现。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哪一点触动了你人类学研究的神经?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庄:它用仪式来戒毒,和我们脑子里知道的科学方法差别多大呀!就一闪念,我知道,这事大了。首先,我想的是研究它文化自救的程序、效果,到后期戒毒成功率那么高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总结人类学中什么知识能够贡献给社会。想来想去,还是回到了整体性这一块。当然,我也马上联想到我住在西雅图的时候,去看过两次戒酒协会的活动,十余名戒酒成员每周二晚上聚会。聚会时他们总要站立,围成一圈,手挽手,在全体诚信和认同的气氛中以精神相互鼓励。他们谈论:“这星期你喝没喝酒,毅力怎么样?”结果发现,这种星期二制度容易在戒酒者中产生一定自律的反射:如果反悔了,在星期二的聚会上会颜面全无。长此以往,戒酒就有了效果。那我就想,提升一个人的毅力有多少种精神上的办法?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显然信仰是其中一种。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庄:所以我们当然要分析小型社会的习惯法和信仰的威力,另外是他们家支组织的严密性和有效性,还有他们的尊严。比如,过去有一个人偷了一头牛,被人发现了,没有人逼他,他就自动走到一棵大树前吊死了。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由于“虎日”模式的基础是家支,所以在城市里根本不能复制,是不是没有太大的推广价值呢?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庄:它的意义在于,当科学手段面对生物成瘾性一筹莫展之际,它提供了另一种角度。一位美国学者告诉我,虽然虎日模式对美国的吸毒者没有直接的作用,但他们学到一种思想,可以到地方去转换,寻找本土的文化力量。据我所知,后来也有一些其他的运用地方性文化的戒毒尝试。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  人类学家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从人类学研究进入到公共卫生领域,这一步跨得真的很大。你怎么看待自己的所作所为?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庄:人类学研究有两种态度,一种叫做价值中立,一种叫价值介入。中国文人不是有一个经世致用的传统么,应用人类学的一个原则就是,当一个学者研究的课题是有关国计民生的时候,价值中立是不采纳的,如果你看到真是能够对人们有帮助,使他们发展得更好,那无形中就介入了。当然,最开始我们不会介入,而是客观地进行研究,以更好地理解一个文化的特点。但是理解了以后,我们会发现有必要用一些现代教育的观点去感染他们。这个社会本身不就是文化变迁吗?至于是自发性的变迁还是指导性的变迁,那就涉及到你想怎么做了。有一个国外影视人类学家,她在南美做水库移民的研究。她本来可以采取一个价值中立的态度,做一个很好的论文,但是后来她发现,在水库移民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忽略了移民的利益,因此她决定介入,穿梭在政府、工程技术人员和移民之间。最后,她的作品里反映了移民的疾苦,帮助政府和工程技术人员改善他们的态度,也为移民谋到了利益。就这个问题来讲,我本人也赞成价值介入的态度,这样才能实现人类学研究的责任,用北京话来说,比较来劲。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难怪你会说这么一句话,“学者不应该是高居象牙塔中自命不凡的教授、专家,而应该是积极入世,推动社会发展的独立学人。”现在的问题是,学者入世很多,可“独立”的似乎不多。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庄:是啊,有很多因素影响。中国的学术和政治紧密相关,现在也更多地显现受商业制约的现象,例如,对某些不适宜开设旅游点的地方进行违心的学术论证。论证半天,就是为了赚钱,想的根本不是文化的延续。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你会怎么办呢?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庄:学者也无力。我最近在美国买了最新的应用人类学书,它就强调,什么叫应用人类学?不是你仅仅影响一下国家的政策就够了,真正的应用人类学,是脱离大学、脱离学术机构的,学到了知识的学者,就站在他的位置上,直接用他的知识来决定政策,这才是真正的人类学。欧洲的文化遗产保护,在200年的过程中有一点是值得学习的,就是说,除了市政委员会以外,有个权威的古建专家学者组织的委员会,任何相关事情,它如果否决了,就不能实施。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  主动生存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时候,我们也越来越担心人类的命运,一些科幻片也展示了人类未来可怕的结果。你会如何看待人类的发展呢?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庄:什么是人类好的发展模式?现在普遍认为,在文化肌理上适应性地发展会是比较好的。比如北极圈的拉谱人,他们坐雪橇、住冰屋,生活习惯完全没有变,但雪橇是马达的,冰屋里有电灯了。可我们发现,这些技术改善之后,他们的习俗还是保持着。所以一个区域性的发展,它的良性循环应该是在保持主体性,在它的文化天性的基础上现代化地发展,才是有希望的。但是人类的文化有替代性,现在的超级市场就是一个例子。美国的超级市场老是那4种苹果,2种柑橘,苹果的果皮都很坚硬,这是为了便于运输,结果超级市场的普及导致的是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样,如果你不谨慎,没有一个文化战略的规划,文化多样性减少,最后你的命运是一个文化替代,那就可怜了。所谓全球化,其实就是一个文化。法国都急呢,它试图在国际的商业贸易坚持用法文,最后不行,还得是英语。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看来我们得非常重视保护自己民族的文化才行。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庄:我强调的是文化怎么样很好地生存下去,而不是强调保护。保护是被动的,生存才是主动,它的基础就是,要照顾到地方人民文化的主体性。生存的意思是,小民族文化受到外力的侵害,这个时候不能只说保护,你要从主体性的角度去考虑。你外边的人要和主体者来讨论这些问题,而不是说,就是你的一个商业原则,赚钱就行。比如一条街,你在保护之前,不能只在意那个壳,而应该用电影来记录他们的生活,这是配套的。当然,现在商业的操作常常是把主体性去掉了。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做人类学研究这么多年,在你眼中,究竟有没有先进的人类文化呢?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庄:我们一般不这么说。任何文化发展到今天,一定有它的道理。比如说幸福,什么叫幸福?鄂伦春人原来住在山上,清代时政府就想把他们迁到山下生活,可最终他们生活不习惯,又跑回到山上去了。可行政官员不学习,1949年又决定让他们下山,结果他们又跑了。很简单,你认为不幸福的,他认为是幸福。人类学正是持有这样一个原则:不要以外来者的价值观评价所接触到的异文化,这就是文化的相对主义。我们在研究、拍摄的同时,当然要关注地方人民的权益和发展,更重要的是,持一种平等的态度。研究者到一个民族地区去,如果是猎奇的态度,本身就是居高临下,就是不平等。e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