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社会性别与艾滋病防治研究会能力陈述
作者 凉山彝族自治州社会性 2006-09-28
原出处:彝族人网

 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州社会性别与艾滋病防制研究会(简称研究会),2003年开始筹备并开展相关工作,2005年3月23日正式注册成立,是一个致力于社会发展和抗击艾滋病的民间组织。是参与本土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研究会会员150人,理事会成员30人,工作人员20人,志愿者6人。研究会研究人员大多具有高级职称,多数会员由各行各业、各学科领域的优秀科技拔尖人才构成,现有高级技术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7人,副处级职务3人,其中有3人获得凉山州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3人分别为西昌市和四川省优秀教师,研究会学术顾问李绍明研究员为四川民族学界泰斗,现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民族学科规划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多篇论著曾先后获四川省政府授予的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共13项。研究会成员已正式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出版著作十多本,其中由李绍明总篡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一书被学术界誉为“科学大厦的奠基石”,王晔博士编写的《社会人类学讲义》(合著)已作为中央民族大学及其它大学民族学必修科目教材,杨阿洛副编审编写的反映彝族性别歧视的彝文短篇集《根与花》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白史各副研究员主持编译的《毒品预防读本》(彝文著作)该译著获得国家禁毒局资助,是我国第一本以彝文体裁形式出版发行的青少年禁毒科普读物,填补了禁毒领域与出版领域的空白。应对和阻止艾滋病在广大青少年中的蔓延,减少更大疫情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起到了直接的干预作用。目前已由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图书馆、毒品高发社区等广大农村群体广泛使用,效果明显,社会反响良好。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研究会主要成员由本土彝族知识精英力量构成,大都具有高级职称,长期从事民族学、社会学、翻译学和彝族语言文化研究和实践工作,均为熟练掌握彝、汉双语的专业人员。扎根本土,服务于本土是本组织的宗旨。研究会有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学科研工作者,也有长期从事彝、汉双语教学、科研工作的大学教授,又有长期从事彝、汉双语《凉山文学》编辑的编审,更有长期使用彝、汉双语做田野调查研究的彝学专家、学者,还有长期关注凉山彝族社会文化变迁的民族学资深学者、专家。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研究会会员已遍布凉山州各行各业,各部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多数会员由文化部门、医疗机构、学术机构、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目标群体及其民族学、彝学专家学者、基层医务工作人员、退休干部、民间权威人士(德古、苏依、毕摩)、感染者、同伴教育工作者等构成,已形成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多种资源整合、社会广泛参与、团结协作的工作网络。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等将会对今后艾滋病防治发挥持续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已组建州、县、乡镇、村社高危人群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队,能够更广泛、更深入和更直接地与目标群体沟通合作,研究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凉山州范围内全面开展高危人群的高危行为干预工作。研究会的自身工作网络优势能为各种项目的开展提供帮助、便利,节约成本。并能很快深入目标群体。在前期防艾工作中研究会在凉山艾滋病防治决策方面发挥重要的参与作用,如参与凉山州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制订工作,成为政府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有力补充,能为政府部门的工作空缺,制度缺失,政策失灵提出对策建议。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前期已参与中英项目,申请承担福特基金会资助艾滋病预防控制项目并参与政府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的制定,在前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艾滋病防治经验。研究会成立后,积极申请香港乐施会资助能力建设项目,加强了机构组织能力建设和自律机制。并多次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会,对适合彝族社会文化特点的本土化艾滋病防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凉山彝区艾滋病的防治及本土化宣教模式做出了实际的贡献。已开展有政府多部门(如公安、司法、教育、媒体等)、非政府组织、目标人群(包括同伴教育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暗娼及注射吸毒者等)和其它合作伙伴积极参与的项目活动达15次;研究会已具有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2006年1月,研究会申请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彝、汉双语艾滋病防治知识读本”。于2005年12月8日成功获得全球基金第四轮中国艾滋病项目公开招标的应用性研究项目一项:“凉山彝族社区彝、汉双语艾滋病宣教材料开发和应用效果研究”(项目经额10万元)。目前,该项目实施过半,项目进展顺利,已形成多部门、多领域共同协作的工作网络,已组建注射吸毒者、暗娼同伴教育工作队,和这一群体有着密切的合作。已和他们大家有着广泛的接触和深入的交流,同他们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在这一群体中开展工作非常便利并能够充分调动目标群体的智慧,赋予项目创新性。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于2006年7月,再次成功获得第四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公开招标的应用性研究项目一项:“凉山彝族地区开展针具交换项目所遇到的困难和风险以及规避与克服的策略研究 ” (项目经额9万元)。 该项目于2006年9月开始实施。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研究会前期工作成果和研究会求真务实、敬业奉献、团结友爱的工作作风,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肯定和认同。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研究会会员最大的资源是会员的知识技能和丰富扎实的前期防艾工作基础。研究会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作为致力于毒品与艾滋病抗争的少数民族(NGO)民间草根组织代表,2005年7月1-5日,研究会会长白史各副研究员得到香港乐施会资助,赴日本神户参加“第七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艾滋病国际会议”, 并参与少数民族小组论坛,与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少数民族代表共同讨论艾滋病预防、治疗感染者和社会支援等课题。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研究会分别于2005年8月29-30日,2006年1月1-6日,申请获得香港乐施会资助,参与民间草根组织能力建设项目,通过参与民间组织财务管理培训,加强本组织“财务诚信与透明”的能力建设。通过网络技术能力培训,加强自身网络技术能力建设,目前,研究会在乐施会合作伙伴-绿网的资助和帮助下,已建成彝、英、汉三种语言文字的艾滋病防治网站,搭建了政府和民众沟通的平台,通过网络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防艾知识,推动公民参与和服务艾滋病防治工作。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于2005年9月24-27日,申请获得联合基金资助,参与联合基金中国援助项目的“中国社区治疗教育及倡导培训”。旨在提高社区对治疗倡导和教育的认识及相关技能的提高。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6年7月17-22日,研究会申请获得“中国西部志愿服务发展能力建设项目”资助,参与由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举办的“志愿者管理培训”,加强了自身组织志愿者管理。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6年7月16-23日,申请获得资助,参与由天普大学与清华大学法学院举办的“艾滋病防治法律政策培训”,进一步加强研究会参与艾滋病防治法律政策研究的能力建设。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