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上将吴双战给予这支部队的评价。
这支部队就是――武警凉山州支队。
勇士,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用坚强的脊梁撑起一片天空。
这些勇士,就是武警凉山州支队奉令前往北川震区执行救援任务的353名官兵,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
5月16日和5月23日,胡锦涛和温家宝先后接见了支队官兵。
“勇士”,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上将吴双战,对州支队官兵英勇抢险救灾给予的高度评价。
在历时37天的抢险救灾中,支队救援官兵从废墟的瓦砾中营救出来28个被掩埋的鲜活生命,挖掘遇难者遗体291具,安全转运重伤员449名,转移受灾群众3800余人,安置受灾群众15000余人……
6月18日,支队救援队圆满完成救灾任务后载誉归建。
把红旗插在废墟上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顷刻间吞噬数万生命,摧毁无数家园。
灾情就是命令。5月13日凌晨,武警凉山州支队在甘孜州康定驻训部队300多名官兵,迈着铿锵的脚步,火速开往震区――北川。
黑夜伸手不见五指,瓢泼大雨倾泻而下――这是一次与死神争夺时间的急行军。
夜半,州支队的救援车队行至二郎山,又遇到大雾,车灯照射的前方,是白茫茫一片,领车员将半截身子伸出窗外,指挥驾驶员前行。此刻,不时有山体滑坡、泥石流、飞石、余震。
“战友们,困难再大也要准时赶到灾区,向党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领队指挥长、副支队长白启洪中校心急如焚地向广大官兵提出要求:“大家拿起能用的所有工具,一定要把挡住我们的去路抢通,让车队顺利到达灾区北川。”
历经15个小时的急行军,5月13日15时50分,救援部队到达了距北川县城6公里的擂鼓镇。
擂鼓镇到北川县城的公路在地震中被损毁。官兵们只有改为徒步开进,跑步行军50分钟后,于16时40分,提前1个多小时到达上级指定地点――北川县城。
本次急行军,州支队总行程600多公里。
作为最先到达北川灾区的救援部队,他们将第一面救援队伍的红旗插在了北川县城的废墟上。
把生的希望留给幸存者
北川县城,曾是一座繁荣的城市,在地震中几乎被夷为平地。倒塌的北川中学、幼儿园、县医院,以及县财政局、武装部这些人员密集的地方,被支队官兵划定为重点救援区域。
废墟中的那一声声呼救,紧紧地揪着官兵的心。他们顾不上擦汗、顾不上喝水、顾不上吃干粮、顾不上停顿和休息。
5月14日下午是部队实施救援中最危险一个时段。当时接到预报,将有强烈余震和唐家山堰塞湖随时有决堤的危险,上级指挥部要求各救援部队紧急撤出北川县城,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避险。
大家在执行命令时,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吴双战上将前来看望一线抢险救援部队,支队官兵们向首长汇报救援情况,并请战:“首长,请让我们留下,废墟下面还有不少的幸存者等着我们去救援。”
张英俊大队长带着突击队,留在了废墟上。漆黑的夜晚,静悄悄地,战士侧耳倾听,废墟下又有一个微弱的呼救声。一位女大学生被埋在底层,上面压着垮塌了三层楼的水泥板。
几经努力,官兵始终不能救出这名学生。卫生员曾光辉和另一名战士守候在她头顶的废墟上,陪伴她熬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第二天这名大学生被成功营救。
一双童真眼睛眨也不眨地透过瓦砾缝隙,静静地盯着战士,她不哭不闹,不喊不叫。这是战士们在救援别的幸存者时,回头间无意发现的。
这是一位3岁小女孩,当战士把她救援出来时,才看到她身旁的4位大人全部遇难。父母和亲人的身躯是小女孩最结实的房屋,她是躲在4位双膝跪地大人怀抱中间才幸免于难。
当战士们抱起她时,小女孩却不愿离开,伸出一双小手,紧紧地抓扯住父母的头发。“哇”的一声哭叫起来。撕肝裂肺的哭声,响彻整个废墟……
冲向最需要的震区
随着唐家山堰塞湖水位的不断上涨,禹里乡危在旦夕。
5月15日,凉山州支队300多名救援官兵分几路,白启洪副支队长奉命带领突击队100名官兵,星夜兼程赶往禹里乡,踏勘唐家山堰塞湖灾情和实施救援。
禹里乡距北川县城55公里,平时行车只需一个半小时。但是,这次地震把惟一的公路损毁。官兵们只能徒步开进,每人还要负重40公斤救援物资、器材和7天的干粮和矿泉水。
在30多个小时的徒步行军中,官兵们翻越了5座高山。白启洪说:“战士们不是用脚走到禹里乡的。准确的说,是手脚并用爬到了禹里。”
他们是第一支到达禹里乡实施救援的部队,将禹里乡和唐家山堰塞湖灾情,迅速报告给了救灾指挥部。
官兵们选择开阔地,开辟出直升机场,架起禹里乡连接外面的空中生命交通线。
直升机降落后,战士们抢着将机上的一二十吨物资卸完,然后又把重伤员抬上飞机往山外转运。
他们的肩背磨破了皮,血浸透衣服,仍然坚持,从没有人叫一声苦,喊一声累。
在禹里乡救援期间,凉山州支队官兵共紧急转运重伤员76名,转移老弱病残群众1800多人。
不能给群众增添一点麻烦
环境再艰苦,也不能给当地群众增添一点麻烦。这是凉山州支队官兵出发前作出的一条硬性规定。
“在北川施救,所处的环境有‘五难’”。支队政治部副主任王大杰和后勤部副部长田能江说。
吃饭难:5月16日以前,水是最紧缺的。地震后,水源被污染,炊事员就放汽车冷却水煮土豆,每天两人只有一个土豆、一个冷馒头。
住宿难:天晴时,夜晚,战士们只能裹着雨衣躺一躺;雨天,他们用雨衣裹着被褥抱在怀中,在雨中站立。30多天,战士们没有洗过脸、漱过口、洗过澡、换洗过衣服。
出行难:震区的公路,特别是通乡通村公路全部被毁,战士每天只能靠两条腿行走在高山峡谷。
通信难:支队抢险部队开进灾区时,携带了一部无线电台和一部卫星电话,以及提供电能的一台小型柴油发电机和一台手摇发电机,这,却成了北川灾区向外界通报情况的惟一通信电波。
看病难:支队抢险部队随队医护人员携带了一些药品,但十分有限。进入灾区后,多用于急需救治的重伤员。战士孙建国被铁钉严重刺伤,却没有医药来救治,总队不得不派直升机把药品送到救灾一线,挽救了孙建国的生命。
据统计,从5月13日至6月18日,历时37天的抗震救灾,凉山州支队官兵抢救出群众财物8600余件、粮食6万多公斤,找到现金3万多元,存折18万多元,金项链1根,卸载和搬运各类救灾物资1350吨,发放救灾物资32吨。
温家宝在北川接见武警州支队官兵。
被救出的群众,双手合十,感谢州支队官兵们。
由于过度疲劳,官兵们躺在地上就睡着了。
胡锦涛和温家宝先后接见了这支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