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午,四川新甘洛县职业技术学校举行了盛大隆重的开学典礼,中纪委领导、甘洛县委县政府领导、甘洛县教育局相关领导和碧桂园集团领导出席了开学典礼。
可容纳全日制全寄宿制学生1000人
据了解,新甘洛县职业技术学校是由广东碧桂园集团捐资1500万元,当地省、州、县配套投入1230多万元新建的一所集学历教育和各种技能培训为一体、教学设施一流、功能齐全的新型职业技术学校。
新学校的校园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校舍面积近2万平方米,可容纳全日制全寄宿制学生1000人,设有先进的设备配置,包括远程教育设备,图书、报刊,阅览室设备,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实训基地设备,数控专业实训基地设备等高端配置。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学校将极大地提升当地的职业教育水平,使更多适龄青年获得一技之长。
扶持职业教育发展,让更多人拥有一技之长
据了解,原甘洛县职业中学创办于1988年,教育设备简陋,只有几排简单、陈旧的教室,几张简单破旧的乒乓球桌,学校占地不足6亩。甘洛县1000多名学子就是在这样简陋的学校里求学。
2007年3月末,碧桂园集团与甘洛县结成帮扶对子,该集团领导前来实地考察,在察看该县职业教育现状后,将新建一所新的职业技术学校作为重点扶贫项目。
为了建好县职业技术学校,碧桂园集团先后多次派出专家,在设计、建筑上予以指导,并与当地教育部门一起探讨学校专业的设置。仅一年时间,一所崭新的学校便矗立于甘洛大地上,为甘洛打开了先进职业教育的大门,也将让更多人获得了一技之长。
此前,由于甘洛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绝大多数劳动力没有一技之长,大多用工单位不愿接收,有工作的少部分人员也只能从事技术含量和劳动报酬低的工作,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转移,农民增收难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偏低。而甘洛职业培训学校的运营,必将为当地的劳动力开发带来促进作用。据悉,碧桂园同期也在马边县帮扶建设一所职业培训学校。
建设村级小学,引来甘甜泉水
除了扶持职业教育之外,碧桂园还将帮扶的目光投向更为贫穷的乡村小学。从2007年起,碧桂园集团出资1800万元在4年内帮助马边、甘洛两县建设60所扶贫小学,另外出资800万元,帮助两县4年内解决80所小学的学生食水、就餐困难等问题。
两县的小学校舍简陋、陈旧,有些教室是土木结构,与周围民房无异;有些小学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设施,例如操场、运动场地、电脑、电视等;很多小学都没有建造饮水工程,师生的饮水、用水依靠自带水或天然溪流,不方便而且不卫生;有些小学实行了寄宿制,但无厨房、也无食堂。
碧桂园集团帮扶实施的小学校舍、食堂及饮水工程项目帮助村小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得他们拥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教学设备设施、干净方便的泉水等。
甘洛县尼尔觉乡牛吾村小学,校舍十分简陋、陈旧,只有几间土木结构的教室,有两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仅20余人。2007年5月,碧桂园集团捐资40万元,在原址新建了牛吾碧桂园希望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气派的校舍成为山乡一道靓丽的风景。随着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家长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日趋明显。现在全校共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176人。
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慈善行为
“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是碧桂园集团的企业文化核心。创建于1997年,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房地产开发企业之一的碧桂园,在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不忘饮水思源,贡献社会。在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集团创始人杨国强先生的感染下,“贡献社会”成为碧桂园人的共同理念。因“衷心希望看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们过上美好的生活!”的价值观,碧桂园深耕于二三线城市,打造优良的城市级配套生活社区,在给人们一个“五星级的家”的同时,也以此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慈善事业的实际行动上,碧桂园更是不遗余力,除捐款外,碧桂园更提倡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慈善行为,通过改善教育质量、提供技能培训、增加就业机会等“造血扶贫”的方式,使贫困人群能“永久性脱贫”。从2007年起,碧桂园开始对马边、甘洛两县进行帮扶,重点从贫困人口搬迁、乡村道路建设、职业教育及小学教育等方面着手,每年帮扶投入资金5000万元,四年共2亿元。
链接一:碧桂园帮扶马边甘洛其他方面
早在2006年,碧桂园集团主席杨国强先生个人捐款3000万元,支持四川省甘洛、马边两县扶贫开发工作。2007年,四川省马边和甘洛两县正式成为碧桂园集团的结对帮扶对象。2007年3月24日,碧桂园集团参与中纪委监察部机关扶贫工作启动仪式在广州凤凰城举行,标志着碧桂园集团帮扶马边、甘洛两县项目正式启动。
马边和甘洛两县都是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处于高山之上,境内悬崖峭壁、沟壑纵横,交通闭塞。两县地广人稀,是从“奴隶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一步跨千年”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县内人口均有18多万,以彝族为主。由于自然条件差、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基础薄弱等多种原因,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农民人均年收入仅2000元左右。
4月20日,碧桂园集团、中纪委机关扶贫办、受帮扶地区三方协商制定了《广东碧桂园集团帮扶四川省马边、甘洛两县扶贫开发实施规划》。碧桂园集团计划在2007-2010年4年内,投入总额为2亿元的资金,用于帮助四川省马边、甘洛两县的扶贫开发工作。
搬迁高山贫困人口,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长期以来,两县许多彝族同胞,住房条件非常简陋,住的是稻草床、烧的是三石灶、用的是露天厕,还长期饱受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更有的,住在海拔2500米以上、不宜人居住的高山上。贫困人口的搬迁工作成为扶贫工作的主要项目之一。碧桂园集团出资8400万元,计划用4年的时间,每年搬迁1750户,把海拔2500米以上及不宜人居住区的7000户贫困人口从高山上搬迁下来,并帮助修建通水、通电、通路的新住房,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甘洛县前进乡跑马村的移民搬迁户王世刚,在2007年搬迁到山下后,交通方便了,妻子在附近的水电站找到了工作,子女也外出打工。家中也购置了了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电,也用上了干净实用的沼气灶,面对新生活,王世刚脸上洋溢这幸福的笑容。
建设通村公路,方便群众出行
“山对山,坡对坡,早上快出门,晚上见阿哥。”这首在马边彝族山寨流传甚广的顺口溜,形象的描述了彝族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现状。原有的通村道路很多都是村民自行修建的土路或自然形成的羊肠小道,致使村里的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外面的农村生产生活资料也运不进来,交通闭塞是贫困山区经济难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碧桂园集团出资6000万元,帮助两县4年建设通村道路300公里,内容包括公路修建、硬化,搭建桥梁等。如今,路修好了,桥搭起来了,居民出入方便了很多,交通问题等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生活方便了,交易也活跃了。
链接二碧桂园集团部分慈善行为
碧桂园集团历年来捐给慈善机构、学校、特困山区及当地公益慈善机构等的款项近3亿元。包括:
2004年,为增城市公益事业捐资5000万元用以建设增城荔城广场;
2007~2008年,捐资1亿元用于帮助四川省马边、甘洛等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到2010年,四年捐款共2亿元。
2008年,为了支援汶川大地震灾区人民抗震救灾,集团公司通过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第一时间捐出300万元,另集团公司下属部分项目公司捐款共计90万元,员工捐款超过250万元,公司杨贰珠、区学铭、苏汝波、张耀垣四位董事捐款250万元。碧桂园各学校、业主捐款超过200万元。
为广州慈善会捐资2000万元,用以增建广州市儿童福利院残疾儿童义肢矫形康复大楼及其他慈善公益活动;
2005年~2007年,为惠东市慈善会捐资500万元,为顺德慈善会捐资500万,为惠州市惠阳区慈善总会捐资500万元,为广州市慈善会捐资380万元,为鹤山慈善会捐资350万元,为佛山市高明区慈善会捐资200万元,以支持各地社会慈善公益活动;
2007年,为中国医药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以扶持清远市农村医疗扶贫工作;
2007年,捐资500万以支持中国医师协会在四川开展宫颈癌普查活动;
2007年,为满洲里市教育局筹建满洲里市第三中学捐资500万元;
广东省特困房捐资500万;
为韶关水灾捐资300万元;捐资150万支援粤西地区水灾后重建;
其他各类捐赠:
2008年初雪灾捐赠超过400万元。
2007年,捐资200万元赞助国务院开展雨露计划成果展览活动;
2006年,为长沙敬老院捐资260万元;
2004年,为广东省禁毒基金会捐资200万元;
2003年,为增城教育基金捐资280万元;
同时,历年给各慈善机构捐赠超过2790万元;
链接三 碧桂园创始人部分慈善行为
1997年出资创立了“仲明助学金”,每年捐赠100万元,2006年始增为每年捐赠200万。
2002年,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先生个人捐资2.6亿元创办国华纪念中学。
2006年,为支持四川省甘洛、马边两县扶贫开发工作,捐款3000万元。
2006年~2007年,捐赠3500万元给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用以扶贫事业。
2007年,出资5500万建立国良职业培训学校。同时,于“国家十一五”期间每年捐资2500万元用于支持国务院扶贫办的雨露计划。
2007年10月,杨国强先生捐赠清华、北大各3000万,设立“国华杰出学者奖基金”。
2007年,为安徽省退伍军人培训计划捐资2500万元。
2007年12月,杨国强先生捐赠中山大学3000万元,设立“中山大学国华讲座教授基金”。
2007年,杨国强先生捐赠暨南大学1000万元,设立“云南大学国华教育基金”。
2007年,杨惠妍小姐为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
2007年,为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捐资500万元。
2007年,为清远市“国良教育扶助基金”捐资500万元。
2008年,为香港大学“第一代大学生助学金”计划捐资500万元。
2008年,捐资500万元支持广东省罗定市泷水中学发展教育事业。
2008年5月,杨惠妍小姐捐资1000万元设立“希望工程杨惠妍汶川地震孤儿救助基金”。
2008年6月,杨国强先生通过广东省慈善总会捐资1000万元义买广州美术学院师生的790件作品以支援汶川地震灾区,计划在震区援建两所小学,预计每所小学花费500万元。
2008年7月,接收1700余名汶川桑坪中学师生到碧桂园下属各学校异地复课,并承担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全部费用、寒暑假返乡路费及教师食宿费用,为期三年,预计将为此支出超过1亿元。
2008年9月,捐资500万港元给香港公益金,用以成立“达泉纪念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