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9日下午,130多名来自媒体、基金会、民间组织、企业、学术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代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聚集在北京中协宾馆,隆重召开“善行凉山:救助失依儿童联合行动沟通交流会”。
会议开始
这次会议是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关注大凉山失依儿童”为主题,连续播出新闻采访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背景下,由中华红丝带基金、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一次公益盛会。
此次会议,由中华红丝带基金副秘书长叶大伟主持。
叶秘书长主持会议
会场全景
会议一开始,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副主任任永蔚女士向大家介绍了此次央视《走基层》栏目在春节期间在大凉山蹲点一个月,采访报道失依儿童的经过,表示此次系列报道还只是一个开始,央视将继续关注并追踪报道大凉山失依儿童的问题。希望这次会议能够把各种社会力量整合起来,广泛深入的开展救助行动。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任永蔚副主任发言
接下来,中央民族大学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总干事侯远高先生做了关于凉山失依儿童现状与需求的报告,分析了当地大量产生失依儿童的原因和他们所面临的困难。著名公益活动家、《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女士以及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FXB组织、中华红丝带基金、赛诺菲公司、默沙东公司、中华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等机构的代表与大家分享了在凉山开展儿童救助工作的经验。
侯远高主任做报告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大家就失依儿童的救助办法以及制定“全面救助凉山失依儿童整体规划”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就基本策略和原则初步达成如下共识:
1、必须充分吸取二十余年来慈善公益组织在凉山开展儿童救助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克服相互排斥、各自为战的局面,加强沟通、交流与协作,建立整合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总结推广最有效的救助模式,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救助,实现公益效益最大化。
2、必须克服慈善救助活动的单一性和短期行为,避免单纯发钱发物救济儿童的简单做法,立足于提供长期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受教育的机会,推行具有可持续性的综合救助模式。
3、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加快政府职能转移,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形成政府搭台、社会参与、民间组织唱戏的新局面。
4、改变过度依赖地方政府部门实施项目的状况,以培育和支持凉山本地民间组织发展为目标,实现儿童救助工作的在地化。
5、立足于少数民族乡村的社会文化特点,实践并推广儿童社工和农村早教的理论与方法,逐步提升儿童救助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化。
6、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搭建企业和个人能够广泛参与凉山失依儿童救助的平台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