倮伍拉且简介
作者 beley工作室 2006-09-29
原出处:彝族人网
               tr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r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倮伍拉且的诗,是“大自然与我们”之间的“缠绕”,是“灵与灵的对话”,是他的“生命骨头”。他曾这样袒露自己的心迹:“我的生命的骨头就显现在我虔诚地记录在纸上的那些长长短短的句子中。”tr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r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3年,他发表处女作《轻轻的风》。1991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绕山的游云》面世。那是一部深厚而飘逸的唱给大山的初恋的歌。他像一颗升起的新星,立即引起诗坛的注意。当时的文学评论这样评述的:“他是大山的儿子”,“他是站在时间桥头的歌手”,“他伸展双臂,勇毅地担负起衔接历史。融汇文化,开拓未来的使命。把文化的气质赋予大自然,把大自然的生命赋予历史,把历史的源远流长赋予了今天和明天”,“他的爱,他对生活的爱,对祖国的爱,正根于他的故乡和彝民族的父老乡亲。” tr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r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2年,他的第二部诗集《大自然与我们》出版。这部诗集,既有山水的自然流露,又有人格魅力和智慧力量的自在显示;既有彝民族传统的叙事、抒情方法的继承、发扬,又有新的现代诗歌叙事、抒情风格及艺术精神的渗入。倮伍拉且通过“大自然与我们”的抒写,在当代彝族汉语诗歌创作领域树立了一种发“诗这自然”言说“自然之诗”,以“自然之诗”确立“自然之诗”。臻达“自然之诗”与“诗之自然”互为载体,互为表里,互为因果,互渗互融,相得益彰的抒写风格和审美追求。罗庆春在《灵与灵的对话――倮伍拉且诗歌创作述论》中,就是这样论述了倮伍拉且诗歌创作的大自然属性,阐释了他对自然精神的深切体察与艺术再现的艺术思想内涵和美学追求。tr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r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7年,他的第三部诗集《诗歌图腾》出版,在前有创作的基础之上,诗人从哲学深度、情感厚度、语言纯度、意境高度等方面进行了自我超越的艺术实践。正如李锐在《论〈诗歌图腾〉的艺术特色》中论述的那样:“表达了对彝族历史文化深深的景仰与苦恋,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对民族的历史、人类的未来和世界的命运的审视和翔。诗人把民族历史文化融汇在他的诗中,又把民族历史文化升华到一个诗意的全新的境界,生发出一种超越本民族的叩击震撼人心的力量。“同年,倮伍拉且还出版了他的第四部诗集《大凉山抒情》,这是未能编入以上诗集的芨章遗珠的汇辑。tr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r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倮伍拉且近二十年来,不仅佳作迭出,而且连续获奖,《大凉山抒情(组诗)》获第三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新人新作奖,诗集《绕山的游云》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奖,诗集《大自然与我们》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诗集《诗歌图腾》获四川省文学奖和四川省优秀图书奖。《大凉山抒情诗(组诗)》获首届四川省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作品奖。出一本诗集,获一个大奖,并且是连续不断的获奖,这种现象在当今中国诗坛是不多见的。tr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r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文学史》在第四章《诗歌创作》中是这样谈到倮伍拉且对彝族新诗创作的贡献的:”新时期诞生了新一代诗人,他们有了新的突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新一代诗人以吉狄马加、倮伍拉且为代表。“在凉山州《文化艺术志》的第三篇第三章第四节《文学新秀》中,对倮伍拉且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单列专条,以存史志。《彝族文学史》和凉山州《文化艺术史》和凉山州《文化艺术志》都彪炳了他对新时期民族文学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tr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r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倮伍拉且,又名伍耀辉,男,彝族,41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人,中共党员,现任凉山州文联副主席、《凉山文学》主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凉山州作家协会主席。自1993年以来,连续三届被凉山州委、州政府授予“凉山州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拔尖人才”的光荣称号。1997年被评为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