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表彰的20名“优秀老支书”中,有一位彝族女书记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环州乡环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智贤。
1963年出生的王智贤是从白路镇嫁到环州村的,来到婆家后,她孝敬父母,勤俭持家,把家里打整得井井有条,与邻里打成一片,里里外外一把手,是村乡们口中的“好媳妇”。由于精明,能干,1995年10月被选聘为环州村公所担任计生宣传员,工作中她认真学习计划生育政策,服从党支部的统一安排,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在天下第一难的计划生育工作中,苦口婆心做好计划生育对象的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全村计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她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党性强,作风正,具有为民办实事的公仆情怀。在2000年的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为环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之后,面对层层叠叠的高山,面对一个个渴望解决温饱的父老乡亲,王智贤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他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突破口选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上,带领村干部一班人,进县城,上州府争取资金项目,修路、架水,建学校,发展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全村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基层党建,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3年来,她不忘初心,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农村治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主战场;她牢记使命,带领全村群众发展产业、兴村富民,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实现全面小康。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中,全村人民过上了美满幸福新生活。一路走来,她曾多次荣获县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干部”“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等,今年8月又被县委授予“优秀老支书”荣誉称号。
王智贤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彝家女子,她对这方热土上的各族人民有着深厚感情。她经常到各村民小组与群众促膝谈心,在村头路口、田间地头和农家小院拉家常,积极动员彝族群众传承千年彝绣,实现在家就能实现增收。
脱贫攻坚期间,她走访了所有农户,有的甚至走访了几十次,对全村户情贫情了如指掌,大家也都把她当家人一样看待。一次,一个彝族少年父亲突然暴病身亡,举目无亲的少年慌乱之中想到打电话给时常关心他的王支书。王智贤知道后和及时赶到他家,帮他联系殡葬车辆,安排村民小组长帮忙办理丧事,一直忙到天亮才回家。
还有一次,一名彝族群众因对农村危房改造不满意,气冲冲来到村委会大吵大嚷。王智贤用彝语耐心向他解释政策,谈着谈着二人都发出了笑声。那个村民临走时说:“你是彝族,我信你!”王智贤对他说:“我是彝族,我们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对方听了点头称是,顿时,一场干戈化为玉帛。就这样,在王智贤等人的艰苦努力下,环州大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顺利实施,205户733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洋楼,广场、钟楼、文化活动中心、超市、应有尽有,房前屋后鲜花盛开,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新生活,民族团结之花在这里绚丽绽放。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群众在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威望就有多高。受地理环境、交通区位及群众思想观念的影响,环州村产业发展不明显,出现群众增收难的突出问题。王智贤立足实际,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寻求发展出路,立足本村自然资源优势,她带领全村发展烤烟支柱产业。烤烟种植期间,她早出晚归挨家挨户地提醒、督促村民按节令、按技术规范种植,手把手教授烘烤技巧,每年环州村的交烟指标都超额完成。她还带领群众种植中药材,养殖鸡、猪、牛、羊,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实现农民稳定增收,她还组织村文化人,撰写村志,把环州村源远流长的土司文化、彝族民风民俗,社会发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我是村书记也是人大代表,更应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在王智贤看来,身兼“数职”不是负担,而是信任,更是责任,这些年,她将这份信任转化为履职动力,为群众解决了许多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作为村党总支书记,她自觉将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责任扛在了肩上。以近几年扶贫开发为契机,着力在完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建设完成了小荒田、咪基吉、二道河、环州二组四个小组村间道路硬化项目;建设完成小荒田2个、环州大村、二道河、咪基吉各1个,共5个村级文化活动室;2017年实施环州乡环州大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全村人民如期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党的光辉照彝寨,彝族人民心向党。如今的环州村,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携手谱写着“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兴彝寨、民族团结心向党、致富路上共圆梦”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