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珺在创办的专业合作社里教彝族妇女缝制刺绣。
“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彝家姑娘会拿筷就会绣花。”云南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珺说。
作为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楚雄州自有“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之称,彝族刺绣则是彝人引以为傲的“指尖艺术”。罗珺正是将传统彝绣与村里实际情况相结合,为800多名村妇带来就业致富机会。
会拿筷就会绣花的“巧姑娘”
今年48岁的罗珺是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桂花乡大河村人。“5岁时就开始跟母亲、外婆学描图、绣花、缝衣。”罗珺说。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让她对彝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凭借对彝语的精通,她经常出门串户,向当地彝族老艺人和绣女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论在构思、设计、针法方面,她都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15岁时,罗珺掌握了彝族刺绣挑花、扎花、剪花、平绣、锁绣、扣花绣、扣边绣、贴布绣、十字绣等多种针线技法,她把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图案绣到头饰、围腰、衣服、裙子上,绣工精美、配色秀雅,深受群众喜爱。很快,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巧姑娘”、彝绣能手。
1988年高中毕业的罗珺在彩印厂做码字工,1998年厂子效益不好就辞职了。“之后我开了家小吃店,生意特别好,每次回家村里乡亲都要让我帮帮他们的女儿,给她们谋生计。”罗珺对《工人日报》记者说,“可是我的店太小,最忙的时候最多请8个姑娘帮忙,当时我想帮也帮不了呀。”
带动800多名农村妇女就业
“彝族,是一个把自己的文化穿戴在身上的民族,多姿多彩的彝族服饰展示着古老的民族文化。哲妮荷波(罗珺彝族名)快快长大,长大之后学你外婆、母亲,做一个乡里最出名的绣花好手。她们绣出的花,蝴蝶都会忘记舞动翅膀,蜜蜂都会来采蜜。我希望你能更好地继承下去。”长辈嘱咐自己的情形,如今罗珺依旧历历在目。
2012年,罗珺成立了彝绣服饰制作的公司,“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加我才3个人,那时彝绣的名气不大,只有来旅游的客人会带一些回去,外地市场全靠自己去拓展,县总工会的工作人员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很多到省外参展绣品的机会都是他们帮我联系并促成的,参展机会越多,知名度越大,订单也就随之而来。 ”罗珺说。
“为响应县政府‘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大力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号召,2013年我们组建了专业合作社,由原来的单一模式改变为现在的‘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员工也从原来的2人发展到210余人,社员辐射全县12个乡镇,带动了800多名农村妇女直接参与刺绣产业。”罗珺告诉记者。
大胆创新让村民收入翻番
2013年,罗珺主动到北京、杭州、苏州等地考察学习少数民族手工艺发展和项目管理等课题。“经过培训,我在刺绣上学到了许多知识,特别是在色调选材及绣法上有了较大的改观,原先的红、黄、黑主色色调逐步添加一些时代的流行元素,能够使其具有现代的特色,而又不乏一丝丝古韵,让其更显东方韵味。”
罗珺在保持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传统彝绣的色彩、图案、风格融入现代服饰款式中,创新制作了彝族服饰文化元素鲜明的旗袍、礼仪装、新娘装、简便男装、火草马褂和手提包、公文包、床上用品、挂件、鞋帽、车上用品等。
制作工艺方面,罗珺在主用一种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多种工艺手法,或挑或织,挑织相兼,织中有绣,挑中有绣,染中有绣,将濒临灭绝的彝族贴布绣技艺融入彝族百褶裙、围腰、鞋垫、抱枕、车饰、鞋子、提包的设计制作中,使绣品图案花团锦簇、变化万端,彰显出鲜明的彝绣文化特色。在传承传统彝族服饰刺绣的同时,她还加入现代时尚元素,对产品的质地、款式等进行大胆的创新、改良。
“消费者看重的是品质和特色,我们将传统彝绣与现代生活用品结合起来开发的时尚手包、笔记本等产品价格适中,销路一直不错。” 她说,“销售量大,绣娘工资也就跟着提高,绣娘平均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绣工好的绣娘收入4000元左右,绣娘在家里把绣品绣好,公司去收,每周我都会到村里给她们做培训,不耽误她们做农活而且每月还有一笔额外的收入,2010年每户村民年收入2万元,2016年每户年收入达4万元左右。”
罗珺设计制作的彝绣制品先后参加了“南博会”“文博会”“义乌国际博览会”“香港礼品及赠品展”“上海民博会”等大型展会,彝绣制品远销欧美、港台等地,被北京及昆明、楚雄有关民族文化部门收藏。2013年,咪依噜服饰制作技艺被列为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4年,咪依噜服饰为代表的大姚服饰制作技艺和楚雄州服饰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原文标题:彝族绣娘的“指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