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学:为“两院”不断呼吁
作者
刘德华 周永国 一帆
2006-04-24
原出处:检察日报
杨成学,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级法院院长
司法公正靠什么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百余万彝族百姓定居在那里。作为地地道道的彝族人,杨成学生性开朗、豁达、豪迈,不过,在吃坨坨肉喝大碗酒的环境里长大的他,却很少喝酒。
自担任四川省凉山州中级法院院长时起,他就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不喝酒、不打牌、不乱交友,集中精力工作。
2003年初,杨成学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与法官的双重身份,让他将履行代表职责与为国家的法治建设建言献策紧密结合。
在视察基层的过程中,杨成学发现,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基层法院、检察院依法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宪法规定尚未完全落实。“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是载入宪法的一条重要原则。只有行使职权,才能保证公正。”他说。
在2004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杨成学提出了《从制度上保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议案,呼吁出台相关法律。
留住人才靠什么
作为法院院长,杨成学对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感慨颇多:“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凉山彝族自治州来说,人才断层问题尤其紧迫。
2003年底,该州审判人员缺编百余名;仅有3名干警通过司法考试,其中2人在考试通过后离开了法院;一个地处偏远地区的基层法庭,好不容易调进了一名法律专业的本科生,可刚刚几个月,这位本科生也耐不住寂寞,到南方去了。
“人才流失已不是个别现象,在基层院普遍存在,特别是地处贫困地区的法院、检察院尤为严重。”杨成学说。
什么原因导致人才流失?杨成学认为,基层院经费得不到落实,干警们正当的物质要求得不到满足,是吸引不了人才、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
2005年3月、2006年3月,杨成学两次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加强法官、检察官职业保障的议案》以及《关于切实解决法官、检察官断层问题的建议》,呼吁尽快落实审判津贴和检察津贴,为国家法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征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将解决基层法官、检察官人才短缺问题的建议作为重点建议。
有效扶贫靠什么
对于杨成学来说,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对民族地区的扶贫举措能否得到落实,也是他重视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扶贫力度,但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仍呈加大趋势。”杨成学认为,还要从科技、文化、人才三个方面进行扶贫,才能使落后地区尽快摘掉贫困帽子。
2003年两会期间,结合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调查的结论,杨成学提出了加大“三大扶贫”力度的建议,呼吁国家在针对贫困民族地区进行资金和项目的扶贫以外,还应进行科技扶贫、文化扶贫和人才扶贫,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少数民族地区尽快脱贫。
在工作中,看到有些百姓法律意识淡薄、走上犯罪道路,有些百姓法律知识匮乏,不知如何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杨成学很难过。作为彝族儿女,他思考着为家乡同胞做点什么。最后,他决定从宪法入手,提高民众的宪法意识。
十几天加班加点,《牢固树立宪法意识、落实执法为民要求》这一万余字的讲稿终于完成。一年多以来,他举办了多场普及宪法知识的专题讲座,收到了很好的普法效果。
(图片摄影:张雪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