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的硕士生和本科生,毅然选择成立仅3个月的民间非赢利组织―――四川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作为他们实践人生理想的舞台,用自己的爱心温暖那些深受艾滋病、毒品侵害的妇女、儿童们―――
绽放在凉山的青春之花
本报记者 牛锐
“当很多人梦想在城市创造辉煌时,我选择在凉山成长”
2005年初,当很多应届毕业生投身于浩浩荡荡的就业大军,希望能在都市找到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时,罗艳却将眼光投向了民族地区。罗艳是一位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姑娘,199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英语系,毕业后又如愿以偿地成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的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品学兼优的罗艳很快就得到了多家单位的认可,但罗艳却有些犹豫:儿时翻越一道道山梁,尽情在群山怀抱中自由奔跑的画面仍在眼前,凉山中一双双渴望摆脱困境的眼睛仍萦绕在脑际。是否就此告别凉山,开始另一种生活?
罗艳向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四川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的发起人侯远高倾诉了自己的困惑。侯老师也是凉山彝族的后代,长期在家乡进行课题研究、带队进行社会实践,他对罗艳说:“凉山地区长期受到毒品侵害。面对毒品、艾滋病危害下的彝族群体,单纯的研究和宣传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作为民族学专业的一员,我们应当知行合一,将研究延伸为行动,去帮助当地受到威胁的妇女儿童。”这一刻,罗艳的眼前豁然开朗,她仿佛看到一扇窗正向自己敞开,那里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美丽新世界!
与罗艳不同,张波是一位来自湖南邵阳的回族小伙儿。毕业时,他与北京市一所民办高校达成了就业意向,收入也较为可观。可是关键时刻,沉迷于民族学的张波毅然选择了放弃。张波坦言:“我是一个追求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的年轻人。我知道,在北京生活会有较高的收入,可我的专业是民族学,如果连我都不愿意投身民族事业,还有谁会认同民族学,还有谁会真正帮助民族地区发展?在凉山,我感到自己每天都是充实而富有的。”
喊一声“姐姐”,罗艳 成为孩子们最贴心的人!
到达位于凉山州府西昌市的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后,罗艳担任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负责处理办公室的日常事务和布拖县特里木工作站的相关工作。
从2005年6月开始,研究中心就张罗着利用募集到的捐助款实施“布拖县孤儿救助计划”,从孤儿(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定义,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于艾滋病的15岁以下的儿童称为艾滋病孤儿。)数量最多的九都乡和特里木镇的数百名适龄孤儿中,挑选出45名最困难的儿童实施学习救助。面对数百名孤儿,罗艳希望能将援助之手伸向每一位儿童,可是只有45个名额,罗艳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公平的选择。当选择结果公布后,一些孤儿的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没能进入爱心班深感遗憾,一位孤儿的父亲还专程领着孩子找到罗艳,希望罗艳能破一次例。这位孩子的母亲因吸毒后患病身亡,但是其父健在。望着这位健康的父亲,罗艳耐心地解释道:“按照规定,进入‘爱心班’的孩子必须符合父母因吸毒、感染艾滋病死亡后,其抚养人因为没有能力供养他们读书而失学的条件。我知道,你的家境也很困难,虽然现在我们无法实现让你的孩子入学的愿望,但是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尽可能地帮助你。祝愿你和你的孩子幸福!”
2005年9月16日,“爱心班”的开学典礼在布拖县特里木镇中心小学举行。从此,“爱心班”成了罗艳每周必去的地方。班里的孩子远远地看见罗艳就会兴奋地跑上前来,叽叽喳喳地把罗艳团团围住。有一次,一个孩子见到罗艳后委屈地抱着罗艳哭诉:“罗姐姐,今天我让弟弟去地里挖土豆,他偏不去,我说了他两句,他就打我......”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罗艳是自己贴心的亲人!
“亲爱的朋友,你要选择坚强!”
2005年11月22日至28日,对于在昭觉县竹核工作站工作的张波而言,是极不平常的一周。在这7天中,张波陪同欧洲新闻图片社的摄影记者雷宇(Machael Reynolds)完成了“镜头中的艾滋病致孤儿童”新闻图片的拍摄。在采访时,张波结识了两个彝族姐妹,她们因为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而感染了艾滋病。当天中午,雷宇征得姐妹俩的同意后,为她们拍了照,而在下午就传来了妹妹去世的噩耗。看着19岁的生命在葬火中化为灰烬,张波的心灵又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不能让姐姐也如此悲惨地死去!”张波和雷宇随即将奄奄一息的年仅21岁的姐姐送往医院。当医生准备为姐姐输液时,只见她瘦弱的手臂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针眼。这时年轻的姑娘痛苦地摇摇头,无力地伸出双手对张波说:“我不治了,请把治病的钱给我吧!”张波知道女孩此举意味着什么,他抑制住内心的伤感对女孩说:“亲爱的朋友,你要选择坚强!”
结束拍摄之后,雷宇曾经说:“那些艾滋病致孤儿童是没有未来的。”张波则说:“的确,这些艾滋病致孤儿童也许没有未来,但是他们有希望。只要有我们在,只要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他们的生存状况,他们就有希望!”
《中国民族报》20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