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山水,古老的山寨,勤劳的人们和相对贫困的生活,这幅不甚协调的风景画,是居住在云贵高原崇山峻岭之间的彝族人真实的生活写照。巍峨的群山,衬托出了生命个体的渺小。只有拥有梦想的人,才能偶尔仰望山间飘过的白云,勾起对山外世界的憧憬。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人事教育处处长马新明,就是其中充满梦想和憧憬的彝族人之一,他以“诚实做人,踏实做事,追求卓越”自勉,在平凡生活中谱写出了美丽人生。因为我与马新明同在北京市民族联谊会担任常务理事,所以,我有幸走进这位彝族公务员的情感世界。
在逆境中编织梦想
在我的印象中,人事处长理应是阅人无数、年过半百的“官”。可我眼前的马新明,浑身上下没让人找到一点“官”气。他那质朴的脸上,洋溢着学生般的“文”气。
1972年,马新明出生在云南省丽江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父母百病缠身,他过早地承担起繁重的家务,他的劳动成了全家唯一的生活来源。他从记事起就盼望着过火把节。据说,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到夜晚,人们点上火把,火把从村头照到田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尽情歌舞。马新明到不是盼望着跳舞,而是盼望着过节能吃上一口肉。
马新明的家,在宁蒗彝族自治县一个很偏僻的彝家山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在连绵高耸的丛山之中,生活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彝族人,他们的生命力如同千年古柏,任凭暴风骤雨摧残,他们饱受贫困与征战之苦,但永不绝望。
寨子里当时最流行“上学不能当饭吃”的话。为了上学,马新明不但“罢”过工,而且还“绝”过食,在邻居们的劝说和帮助下,父母终于在他辍学一年后答应马新明重返校园。那些善良的邻里们不但帮马新明承担了地里的农活,而且还不时献出他们家里仅有的用来买盐的一点钱,帮助马新明完成学业,由于他的努力,小学毕业、中考、高考,马新明都取得了丽江地区的第一名。后来马新明的两个弟弟也先后升入高校深造,因此被十里八乡传为佳话。1991年,马新明接到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沉默寡言的父母知道他要到北京上学,东挪西借给马新明凑了500元钱,没有多问什么,他们除了知道北京有一位叫毛主席的恩人外,别的一无所知。2002年,马新明把他父母接到北京时,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到天安门去看看毛主席,这也是山寨乡亲们的嘱托,否则这趟北京就算白来。山寨的人们对毛主席的淳朴而真诚的情感,令人感动。
用忠贞谱写爱情
说起马新明与孙伶伶的结合,也应了“有缘千里来相逢”的古话。1991年,马新明以云南省丽江地区高考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山东烟台地区栖霞市文科状元孙伶伶也考入该校。无巧不成书,他们俩同时报名参加了大学的新生运动会,马新明夺得了男子5000米的冠军,孙伶伶夺得了女子3000米的冠军。他们同时被招收进学校的田径队,有机会经常在一起训练和参加比赛。有人开玩笑说,他们的爱情是在田径场上跑出来的。
在爱神光顾之时,这对年轻的情侣陷入了苦恼之中。因为,彝族人数千年来实行的是本族内婚、等级内婚和家支外婚的婚姻传统。马新明的父母就是彝族这一传统习俗的忠实捍卫者。在马新明踏上到北京求学路之前,父母就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为家族抹黑,如果要娶其他民族的女子,他们将以死抗议。
面对爱神,马新明陷入了焦虑、彷徨之中,独自一人承受着心灵的煎熬。他深怕因为彝族的传统,伤害自己深爱的姑娘。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最终鼓起勇气向心爱的人坦白了彝族的传统和自己心中的担心。没想到,孙伶伶知书明理,不仅没有因此离他而去,反而当即表示要一起面对。孙伶伶不仅对马新明关心备至,对所有的彝族人都关爱有加,就连她的博士论文也选择了《彝族习惯法》这个课题。大概是爱屋及乌,孙伶伶现在成了彝族通。
本来马新明在远离彝族的京城,可以不顾父母和家族的反对,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但父母毕竟为子女付出了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幸福而伤了父母的心。所以马新明一直在寻找一条两全其美的办法,也一直对父母保守着这个秘密。直到2002年,在他们相爱8年之后,马新明把父母接到北京那天,在从首都机场到家的路上,才向父母透露了这一秘密。考虑到父母的承受度,他在介绍时向父母说只是在“考察”中,请父母根据考察结果再决定。功夫不负有心人,孙伶伶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二老的认可,最终考察“合格”。自此,这一长达8年之久的爱情才有了结果,二人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用知识铸就生命
走进马新明的家,最抢眼的是满墙的书,满室飘溢着书香。马新明爱看书,书成为他生命中最忠实的朋友,一有空闲,便与书促膝交谈。书陪同他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带给他无限的乐趣。
谈起对书的情结,马新明感慨良多。小时候,在偏僻的山村里,除了教科书,很难找到书看,应验了“物以稀为贵”那句话。只要能找到有字的纸,他都爱不释手,从头至尾一字不落地读完。有几次,他用自己的午餐作为交换条件,换得小朋友手中的书看,即便因此一整天饥肠辘辘,也始终不悔。上了大学,他对书的感情越加浓烈。他给自己定了一条法则,每次拿到稿费,用50%来买书。就连自己辛辛苦苦打工挣来的钱,除了留一部分作为必要的生活费,其余都用来购买自己喜欢的书。正是因为对书的这种情愫,成为他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来到新闻出版局工作的唯一理由。
除了看书,各种学习占满了他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他感言,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特别是人才济济的北京,如果不注重学习,很快就会落伍,就会被时代无情地淘汰。由于工作很忙,他平时的所有学习都是利用晚上和周末进行,遇到重要的考试也没有请过一天假。所以这几年,他几乎没有歇过一个完整的周末。2000-2001年,他在通过层层筛选后,被派到美国加州大学学习。他的英语有了突进,也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采访马新明时,他刚刚考完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学博士入学考试和职称考试,同时还在北大攻读在职新闻学研究生。他说,本月内参加了4场考试,虽然紧张但很充实。
用真诚做好工作
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他们世代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繁衍生息,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多彩的民族文化。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是马新明上学时的座右铭。到北京以后,又加了一条“追求卓越”。
马新明从步入大学校园那天起,为了完成学业,他一边学习,一边做家教打工,还经常给报社投稿,赚取微薄的稿费,除支付自己的生活费外,还要贴补两个还在上中学的弟弟。天无绝人之路,1991年,团中央在全国资助100名大学生,马新明有幸获得了“希望工程”奖学金。正是这份沉甸甸的爱心,支持马新明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也许是从小艰辛生活的磨砺,养成了马新明坦然面对一切困难的吃苦精神,以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毅力,这种精神在大学4年的长跑队训练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前不久,长跑队的教练还提到,马新明当年创下的10000米、5000米的校运动会记录,至今尚无人打破。
1995年毕业时,学校党委宣传部原定让马新明留校负责校报编辑。经过权衡,马新明选择了到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工作。马新明的踏实肯干、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扎实的文字功底也得到了领导的器重。1997年马新明被选任为局团委书记。
2000年机构改革,局党组决定让马新明主持人事教育处的工作,当时马新明只有27岁。他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先后制定出台了20多项制度,在干部的录用、考核、选拔等领域全面推行了“阳光人事”,赢得了全局上下的认可。
负责分房和负责涨工资的“官”很不好当。然而,马新明在解决局系统一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干部退改离的问题时,没给人家办成事,还得了人家一封表扬信。这位老干部在写给局领导的表扬信中言辞恳切地说:“我的退改离的问题虽然因为政策的原因没有得到解决,但每一次马新明处长都对我热情接待,不厌其烦倾听我的诉说,三番五次为我的这件小事找有关部门沟通,让我觉得很温暖,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新时期组织和人事干部的形象。”
马新明把关心每一个人,成就每一个人,当成自己的职责和使命。马新明深切感到,平凡的组织人事工作,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体现了组织的人文关怀。作为一名人事处长,率先垂范,对己清正、对人公正、真诚待人尤为重要。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用人之长则天下无不可用之才,用人之短则天下无可用之人。马新明的工作是把每个人都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他的长处和才智,而不是嫉贤妒能、求全责备。马新明时常想,如果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比我优秀,那么我这个人事处长也就称职了。
俗话说,困难来临之时是真正考验一个人的时候。2003年那个特殊的春天里,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局党组提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马新明主动承担起组织协调抗击“非典”的重任。在近两个月的抗击“非典”工作中,他每天加班加点,及时处置,为全局赢得这场战役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最危险的时候,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非典”病人的护送工作。正是这平凡的每一天,忘我的每一举动,终于换来了全系统5062人零感染的胜利。
用爱心回报社会
马新明常说: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有太多的人给了我关爱,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因此我必须以百倍的爱来回报他们。
马新明时刻不忘自己因贫困而失学的日子,因此一直尽自己所能来挽救失学的孩子,他要让无望的孩子们看到希望,生活的每一天都洒满爱的阳光。1997年,马新明和大学时的好友在马新明的母校――宁蒗县民族中学设立了未名奖(助)学金,因为经济能力所限,当时每年只能资助20名学生。后来,很多朋友主动加入,慷慨解囊,每年资助的学生数量和金额都逐年增加。到2004年,资助学生达到80名,每年颁发的助学金总额为32000元,使这项事业步入了良性运作。在目前接受过资助的310名学生中,已经有40多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步入了大学殿堂。这几年,从家乡考入北京上学的彝族孩子多了起来,他们无依无靠,无人引领。马新明和爱人就从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全力以赴给予帮助,让他们在陌生的北京城找到了家的感觉。
马新明说,他在奉献的每一份爱心中,领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这种幸福之花永远盛开在心间,而不是昙花一现的虚荣满足,这也就是马新明将奖学金命名为“未名”的原意。马新明曾暗自发誓,只要有因贫困而失学的学生,他就会把这项事业进行到底。
马新明们的爱心行动,得到了组织上的支持和身边好友的响应,1997年以来,他们向云南偏远山区的学校捐献了100多万元的图书,装备了两个图书室。2003年,当红的彝人制造音乐组合也加盟到这项爱心行动行列,在马新明的精心策划下,他们到云南义演,并捐献出13万元设立了“彝人制造希望小学”,他们所到之处,感人至深。中央电视台“爱心世界”摄制组全程进行了报道,马新明从这点点滴滴中深切地体会到,一个人奉献社会才能成就未来,帮助别人实则是帮助自己。
在生命的每一天,在一次次的爱心行动中,马新明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洒满爱的世界里,在关爱和被关爱中,领悟到爱在生命中永恒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