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吹口弦的彝族妇女
彝族人谈情说爱不用语言用口弦,一段口弦往往不是一个古老的彝族传说,就是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口弦是彝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堪称“音乐的活化石”。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布拖口弦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口弦在凉山其他地区也有流传,本文将带我们走进美姑县一位彝族女性的口弦世界,领略口弦魅力,并关注它的传承。
柳洪乡(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东南部)的夜晚显得宁静、冷清,笔者独自一人坐在村口赏月。突然,传来一曲曲优美动听的口弦声。笔者寻声走进一户人家,只见一位身材娇小、面容清瘦的彝族妇人,身着鲜艳的百褶裙,坐在院落里。她正把两片薄薄的铜片放到嘴唇边,鼓着腮帮,手指轻轻地拨动铜片。宁静的小院响着悠远的旋律,节奏时缓时快,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这位吹弹口弦的彝族妇人叫约其阿觉,今年62岁了。
“口弦”彝文名叫“荷荷”。坐在旁边的一位彝族妇人告诉笔者,约其阿觉吹的那两块铜片就是口弦,过去是彝族女孩不可缺少的物件,女孩会在胸前佩戴一个雕刻精致的小竹筒,里面装着口弦。口弦是彝族特有的一种簧乐器,分为竹制和铜制两种。竹制的音色深厚、低沉;铜制的音色清脆、秀丽。吹奏时,以手拨动簧片,利用口腔共鸣发出声响。其音域宽广,能抑扬顿挫地表达各种感情,相互爱慕的彝族男女青年常用口弦传情,并把口弦作为最好的礼物相互赠送。但如今,美姑县会打制口弦的人不多了,会吹口弦的人更是屈指可数,村寨里能吹得行云流水的就只有约其阿觉了。
“彝族口弦来自美姑县拉马阿觉(地名),传到我母亲手上,母亲吹奏了十多年,又传给了我,吹奏口弦能减轻思念母亲的苦。”约其阿觉说。阿觉吹奏着一首《母亲》,歌词简单得近乎口语,可也质朴得让人感动。
阿觉从小就喜欢听妈妈吹口弦。10岁时,她有了一副属于自己的竹制口弦,那是两块长约6至7厘米、宽不到1﹒5厘米的竹片,中间精心雕刻出长形的簧牙。阿觉喜欢极了,把口弦装在精致的口弦筒里,佩戴在胸前,这在当时可是很流行的装饰。学习吹口弦并不容易,它没有普通乐器“哆、来、咪”等音符,演奏时,全靠用气鼓动簧牙产生音响和手指弹拨弦片的音韵交织在一起,形成旋律。想要吹奏出不同的音调,全靠口型、气力变化音色。“把心里想的词吹成曲,真的很困难。”阿觉说。10岁的她常学得嘴唇麻木、手指酸痛,有时还因指法不对,被铜片戳破手指,鲜血直流。但妈妈一句鼓励的话——会吹口弦的彝族阿咪子(姑娘)最美——又让阿觉不顾疼痛认真吹起来。16岁时,她吹出了第一首完整的曲子。
“我第一次听她吹口弦,就喜欢上了她。”阿觉的丈夫吉克夫机站在一旁说。值得一提的是,彝族婚俗里,结婚后一般还要谈两三年恋爱,确定对方就是自己想托付终身的人后才能正式安家。婚后,阿觉用口弦吹奏了一首彝族情歌,含蓄地向丈夫表达了爱慕之情。“我从没听到过这么动听的口弦,当时让我感动极了。”夫机回忆说,“那一瞬间,我忘掉了所有烦恼和忧愁。”
两人正式安家后,先后养育了4个子女。孩子们上学后,家中经济拮据,夫机常常唉声叹气。看到丈夫心情不好,阿觉就吹口弦逗他开心。田间小憩时吹,劳动回家时吹,在月光皎洁的夜晚吹,围在火塘边吹,悠悠口弦为艰难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因为阿觉口弦吹得好,四邻八乡的村民只要有婚嫁、祭祀等大型活动,总要邀请她去吹几曲。阿觉也不拒绝,每次出场,都非常认真,特别是吹一些表现生活苦难、哀婉忧伤的曲子时,在场的宾客都会感动得流下眼泪,久久难以释怀。
真正让阿觉最有成就感和最难忘的,还是2002年美姑举行50周年县庆,她参加县里的大型活动表演。晚会上,她那原始质朴的口弦演奏让人耳目一新,现场掌声雷动。阿觉就这样成了美姑小城彝家村寨吹弹口弦的名人,每次出门,总有人认出她来,并邀请她表演。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地方,阿觉从不推辞,取出随身携带的口弦,当场就可以表演,一曲接着一曲,听众的热烈掌声让阿觉特别有成就感。
由于口弦难学,加上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如今很多彝族女孩不再学吹口弦,把口弦佩戴在衣襟上作为装饰的习俗也渐渐消失。在美姑的村村寨寨、大街小巷,难觅口弦的踪影。口弦这一彝族民间乐器瑰宝,正在淡出人们的生活。
为了挽救这一民间文化遗产,把口弦代代相传下去,阿觉已动员她18岁的女儿阿西学吹口弦。目前阿西已经可以吹一些简单的曲调了。虽然节奏感、音质上明显弱于母亲,但有了母亲的悉心传授、培养,相信阿西也会成为吹口弦的能手,把这一民间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