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简介:安忠文,男,彝族,1963年9月生,四川省盐边县人。1982年入伍,198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系驻滇某团五连九班班长,在1984年边境作战中英勇战斗,危急时刻用身体成功为战友开辟雷场通道,被原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战斗英雄安忠文和驻守老山的战士合影
军列在攀枝花暂停后缓缓启动,站台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掠过车窗。忽然有人发现,远处有位中校军官正庄重地向列车行军礼。尽管中校的军姿略显倾斜,可敬礼动作十分标准;尽管中校戴着墨镜,却分明可以感受到他的注视。
“是安副团长!”一名老兵惊喜的叫声就像一道口令,奔驰的列车上,官兵们齐刷刷起立,举起了右手。“咣当、咣当……”列车与铁轨的撞击声一次次地震颤着安忠文的心。军列通过良久,他才放下举得发酸的手,在女儿的搀扶下蹒跚离开。
安忠文至今已有两年未回部队了。此间,他婉辞了部队的多次邀请,他知道回去只会给部队添麻烦。这次部队赴川西演练途经攀枝花,他却不请自到,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向部队致意。
战后不久,安忠文被送到成都盲人学校学盲文。安忠文请求校方让他兼学按摩,遭到反对,理由是安忠文右腿高位截肢,不宜长时间站立,学校不能让已为国家作出巨大牺牲的英雄受苦。安忠文很倔:我是军人,不是靠别人养着的废人,有生之年定要学个一技之长,为部队、为社会服务。学校为他的诚心所感动,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盲校毕业后,组织考虑到他尚年轻,又将他送到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读书。1989年毕业后,鉴于他身体的特殊情况,安忠文回到家乡攀枝花,由其亲人照顾生活起居,时年26岁。
军人离开了部队,总是怅然若失。安忠文除定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外,生活单调而苦闷。一次,他听说街道上有一位中风瘫痪多年的老太太,便主动上门为她按摩治疗。一段时间以后,老人竟然可以下地行走,再过些时日,还可以独自上街买菜了。老太太感激万分,逢人便夸安忠文医术神奇。
此事使安忠文很有成就感,也极大激发了他的信心。此后,邻里街坊谁有个腰疼腿痛、风湿脑热,都爱找安忠文按摩。但凡有人找上门,安忠文总是热情帮助。不少人经他治疗康复后,携礼表达感激和敬重,都被婉言谢绝了。
一次应邀到学校作报告时,安忠文发现很多小学生才10来岁就近视了。他想:按摩能否治疗假性近视?一试,发现效果不错。从此,来安忠文家里按摩的,又多了一群中小学生。学生们很爱听安忠文讲故事,安忠文便一边给学生按摩,一边给他们讲战斗故事,讲光荣传统。
安忠文生活逐渐充实起来,他似乎淡忘了自己的身体。给人按摩一次约1小时,来的人愈多,安忠文站立时间愈长。站立时,身体主要靠左腿支撑,久而久之,安忠文腰部和左腿坐骨神经时常疼痛,头部旧伤引发头痛、神经衰弱等病症。安忠文却不顾家人劝阻,依然忙得不亦乐乎。
女儿安笛今年12岁,却很懂事。妈妈在外忙时,她常独自在家做家务,陪爸爸聊天散步。安笛记得早些年,爸爸常弹吉它。安笛觉得,爸爸弹吉它的样子真好看,唱的歌儿真好听。如今,挂在墙上的吉它却蒙上了灰尘。安笛问爸爸为什么不弹吉它了,安忠文对她说,弹吉它手指会磨出老茧,按摩时会让别人不舒服,所以不弹了。
但是,安笛仍常常听到爸爸的歌声,唱来唱去,总是那几首军旅歌曲。每当唱起这些歌时,安忠文的声音显得低沉、沙哑,唱完了,还呆呆地出神。安笛知道,爸爸又在想念部队和战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