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百姓 做村民致富的领头雁——记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李树仙
作者 云南人大 2011-01-16
原出处:云南人大

  李树仙,女,彝族,云南峨山人,初中文化,云南省峨山县塔甸镇海味村党支部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F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0年,李树仙先后当选为海味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她走马上任后,认真分析村情、组情,找准本村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抓住烤烟产业,积极寻找发展新产业,明确了巩固提升“二大种植业”(烤烟、油菜),发展壮大“一个养殖业” (牛、猪、羊)的经济发展思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寻找新产业。引导农民增强市场意识和观念,走特色农业富民之路,依靠科技进步,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改变山区农村的落后面貌。F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海味村的重点在烤烟,优势在烤烟,经济发展潜力在烤烟。为此,李树仙带领村“两委”始终狠抓烤烟不放,按照“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功质量、调整布局”的生产指导方针,积极探索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新路子,保证人均足够粮食占有量的前提下扩大烤烟种植面积,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和农户种烟的深厚基础,加强田间指导和跟踪服务,着力提高种烟科技水平,正确引导农户积极种烟,种出好烟。2007年全村种植烤烟1200亩,实现交售总收入205万元,种烟户人均收入2222元,比上年增700元。同时,李树仙积极带领群众抓好油菜种植,2007年,全村共种植油莱1100亩,实现销售收入45万元。F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发展壮大养殖业,李树仙率先垂范,要求村“两委”班子结对联系重点养殖户,通过采取领导联系,科技帮扶,品种改良等措施,使养殖业成为全村农民增收的又一产业,2007年,全村实现养殖业产值80万元。F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海味村的主要耕地由于不通田间路,群众只能用肩挑马驮,劳动强度非常大,农民增收很缓慢。针对这个问题,李树仙多次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对全村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调研,认为海味村必须加大对田间公路的建设。于是,她向镇政府领导反映情况,并在镇人代会上多次提出加大对田间公路建设力度的建议。建议得到镇政府的高度重视,投资20多万元的3条田间公路于2007年修通了,由此促进了整个村委会烤烟生产的发展,2007年全村种植烤烟1300亩,实现交售总量15.5万公斤(其中中上等烟13.5万公斤),交售收入205万元,户均收入达7093.58元,创历史较好水平。F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她经常抽时间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收集群众意见并将收集到的意见和困难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2007年有部分群众在发展养殖业时反映说没有本钱无法增加投入,她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想群众所想,积极到镇政府和信用社反映协调,最终得到了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专门放贷3万多元资金扶持海味村群众发展养殖业。F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解决特困户生产生活问题,李树仙热心为困难群众服务。2002年,70岁的老人普光文播种缺化肥,眼看着时令快过,急得老人不知如何是好,而这时,李树仙送来化肥;无独有偶,老人的二儿子的房子塌了,可因为经济困难无力重建,李树仙知道后,她多方协调,从民政部门争取到了资金7000元帮他搬出危房,并建盖了新房。两件事情过去两年多了,可普光文至今还一直念念不忘。老人说,这种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的干部,群众就信任她。2002年以来,李树仙共争取10多万元资金,解决了9户特困户的住房和其他困难。F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茅草人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