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位来自国内外的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专家、教授和翻译家出席了研讨会
铁凝等作家出席研讨会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研讨会上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陈理在研讨会上发言
波兰文学家协会主席玛莱克·瓦夫凯维支在研讨会上发言
研讨会会场一角
吉狄马加(中)在研讨会现场
为进一步繁荣诗歌创作,促进国内外诗歌界的学术交流,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杂志社、《世界文学》杂志社、《中国诗歌》杂志社、《诗潮》杂志社、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于8月5日在中央民族大学隆重举办了“全球视野下的诗人吉狄马加学术研讨会”。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陈理,波兰“华沙之秋”国际诗歌节组委会主席、波兰文学家协会主席玛莱克·瓦夫凯维支,立陶宛诗人、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温茨洛瓦,法国诗人、《欧罗巴》主编帕拉,美国诗人、翻译家梅丹理,法国诗人、《文字》出版社社长尼科尔,蒙古族著名作家玛拉沁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吴思敬,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诗人、翻译家屠岸,翻译家、《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民族文学》主编叶梅和一百多位评论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上,铁凝、陈理、玛莱克·瓦夫凯维支、温茨洛瓦、陈众议、朝戈金、吴思敬分别讲话。
铁凝在讲话中说:作为一位具有少数民族身份和文化背景的诗人,吉狄马加既以他对于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习的描写见长,同时他又不断拓展自己创作的疆界,使他的笔触穿越了狭小的地理空间,而获得更为广大的祖国与世界的视域。他由一位年轻的彝人歌手,成长为一位具有现代意识、人类情怀的诗人,正是他不断创造和追求的结果。而这其中最核心和本质的东西,我想是缘于他对于土地和历史的理解,对于人民和世界的热爱,对于人性和生命的赞美,这是他一切诗意的根基和归所。铁凝特别强调吉狄马加对于推动中国诗歌的发展、促进中外诗人的交流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他所精心策划和组织的“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等诗歌活动,已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反响,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诗歌交流平台之一。
玛莱克.瓦夫凯维支在讲话中说:吉狄马加吸收了中国诗歌表达天人合一思想的格调,并且运用他出生的土地、他的民族及其历史,更加丰富了历史的内涵,他在自己的诗歌里证实了他是世界的公民,这不只是他到过许多国家认识了当地人民,了解了当地文化风俗,主要是他没有在那些地方刻意寻找差异,而是寻觅到能够使人们更加亲近的因素,因为他是一位人道主义者。
温茨洛瓦在讲话中说:吉狄马加的诗证明当代中国存在着很高的诗歌成就。吉狄马加不仅是他那一民族的儿子,深谙其民族的象征和传说,并能对之加以利用,他同时也是一位世界公民。他用汉语写作,这使得他能拥有更为广泛的读者圈。吉狄马加还是一位综合诗人,他在其诗中结合起了许多种传统。这是一位20世纪诗人,他在那首献给纳尔逊·曼德拉的诗中为20世纪作了总结,他也是一位新的21世纪的诗人。但在一个主要方面,他却似乎是超越时代或高于时代的。这主要的一点便是:古老语言之原始比喻的复活,对大自然的挚爱,对前辈的铭记,感觉一切生物均有灵魂,暴力永远不可接受。这是对文明的奉献,我们要因此而感激彝族人民,感激彝族的这位诗人代表。
研讨会上,学者、专家、诗人踊跃发言,从多重角度深刻阐释了吉狄马加诗歌所具有的跨文化广阔视野与民族文化质地交织出的现代诗歌境界和它超越时空的诗学价值和深远的文化意义,研讨会至始至终洋溢着诗人们的敏锐与激情,评论家透辟的理性,还有他们对一位世界性诗人发自肺腑的敬重与推崇。
高兴、耿占春、敬文东、蓝蓝、李亚伟、芒克、树才、唐晓渡、西川、谢冕、伊沙、张清华等40多位国内著名评论家、学者、诗人撰写的评论文章,收入《全球视野下的诗人吉狄马加学术论文集》。
莅临这次规模空前研讨会的著名诗人、评论家还有吴泰昌、赵振江、车延高、芒克、潇潇、班果、丘树宏、耿占春、宋琳、骆寒超、王家新、王明韵、潘洗尘、树才、西川、徐江、张同吾、叶延滨、伊沙、马非、唐晓渡、汪剑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