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布河诗两首
作者 瓦布河 2020-01-09
原出处:彝族人网

未标题-7.jpg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冶勒的大石包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牧羊人用手哨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驱赶着羊群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啜饮那些干净到骨头的泉水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骨头成了一块大石包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冶勒 的天空没有草地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石包上长出了一棵燕麦,三粒荞籽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岩石里,一只羊用擀毡席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挂上青冈树的房顶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祈禳披毡的黑色丰收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后来冶勒的胸脯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长了燕麦,长了荞麦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石包用黑色喂养风化了的擀毡席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祖孙几代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都拜寄给了大石包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冶勒的土著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日光和雪花调制的染色剂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风化的青石板上,打蜡锅灰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成了冶勒的一种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黑黑的本色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羊群的气息,喷洒在每根草上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根草,渗透每一片雪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经过羊肚子回肠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成了抵御寒冷的披毡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炊烟乘着每一片雪的翅膀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带领羊群,近距离识别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猎狗和豺狼的面庞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马也台子山,抄小路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黄昏前安全到达木屋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那一件黑色的披毡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雄鹰,在相对论的高度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啜吸斜阳的炊烟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盘旋着眷恋的苍凉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冶勒土著的身影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只装在背篼里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羊群的眼里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倒映成绵绵的群山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简介:鲁军,笔名瓦布河,四川石棉县擦罗人,石棉文学创作协会会员,文学爱好者。
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文原载于《彝族人网》   作者:瓦布河oI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曲比子拉 编辑: 曲比子拉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