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在远方,还在当下
近百名中外诗人吟诗邛海畔,对话诗歌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世界性——
□本报记者 吴梦琳 何勤华
“一个世界性的诗歌运动,正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悄然兴起,诗歌正在回到人们的视野并进入公众生活,再一次成了人类和社会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国际诗歌周组委会主任吉狄马加说。6月27日,2016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在西昌邛海启幕。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位知名诗人、文学家、翻译家、评论家等汇聚凉山,围绕“诗歌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展开对话和交流。
诗歌回归大众视野
此前,吉狄马加曾发起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并将其打造成国内外重要的诗歌节之一。今年,他回到家乡凉山,发起并促成同样大规模的邛海国际诗歌周。在他看来,不少书店,近年来还有了诗歌专柜,关于诗歌的书籍越来越多,销量越来越好,证明诗歌已回归到大众视野。
关注到这一点的,还有湖南诗人李少君。在他看来,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已变得极为活跃,有不少地方诗歌团体呈现崛起之势。“例如广东,外来流动人口众多,各种生活方式、文化与思潮碰撞,珠江三角洲产生了不少打工诗人。”李少君说,地方性诗歌兴起,当代诗歌进入一个群雄逐鹿、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的时代,诗歌除了激发诗人的创造力外,还将带来诗歌的普及,培育诗歌市场等。
同样,台湾诗人绿蒂认为,诗歌肩负着重要任务,诗歌言志,除了抒发个人情感之外,亦能发挥诗教功能。
诗歌根植于民族和地域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拥有深厚的诗歌文化传统,诞生了著名的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玛牧特依》等,还保留下大量彝族语言的民间说唱和歌谣。诗歌周上,有不少来自小语种地区的诗人们,诗歌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成为中外诗人重点探讨的问题。
年过六旬的意大利诗人马尔科·卡沃斯,带着腿伤、拄着拐杖奔赴万里前来参加诗歌周。马尔科居住在地中海边的城市——特里亚斯特,在他看来,地域性让诗歌繁荣富饶的同时也美好漂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诗人在一起交流和探讨,能彰显出诗歌是地方的,也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说,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只有深深扎根于地方的生命血脉,不断汲取本民族文化和语言的营养,才能创作出来自于个人又超越个人的伟大诗篇。
走出四川建设大诗歌圈
在吉狄马加看来,诗歌周除了为中外诗人搭建一个互相交流意见和见解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要搭建起一个跨地区、跨文化的互相知晓互相协作的平台。“近年来,诗歌翻译又进入一个黄金时期,大量翻译家开始从事诗歌翻译工作。许多诗人的作品被翻译成不同的文字,最让人兴奋和感动的是不少用小语种写作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也得到被翻译的机会,这种现象是在以前任何一个世纪都不曾出现过的。”吉狄马加说。
在这样的黄金时代,四川诗歌也在期待更多地走出去。“四川本就是文学大省、诗歌大省,有大量具有影响力的优秀诗歌作品,应该更多地被国外知晓。”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邹瑾认为,要真正走出去,文学川军必须以开放协作的新视野去走向外界。“像经济圈一样,构建起一个诗歌大圈。”“在全球化背景下,诗歌的价值愈加突出。诗歌已然成为诗意的纽带,不同文化背景的诗人通过诗歌互相理解、彼此沟通。”铁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