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间流传诗歌的体式,以规模而言,大概可以分为长诗和短诗两类。三段诗是无论婚歌、丧歌或情歌,每一首都是由三个段节组成。多数三段诗属于短诗。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于1994年着手搜集彝族“三段诗”资料,1996年开始撰写,1999年完成初稿,前后历时六年的辛苦,完成了《彝族三段诗研究》专著。针对彝族“三段诗”的研究,分作理论篇和诗选篇两册出版。《彝族三段诗理论篇》一书分六章十九节,23万余字。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该书荣获贵州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 录: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序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章 彝族诗歌的起源和体例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诗歌的起源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诗歌的体例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语五言诗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章 三段诗的形成与结构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三段诗概念的提出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三段诗的形成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三段诗的研究对象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章 三段诗格律概念解析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韵•押韵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押调•谐声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扣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连•对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四章 三段诗的格律及歌型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三段诗的格律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三段诗的歌型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五章 三段诗几个范畴讨论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主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骨•题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根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影•魂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风•味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六章 三段诗的文化哲学背景和影响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三段诗的文化哲学背景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三段诗的影响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后 记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Z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