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支格阿鲁文化研究》

《中国彝族支格阿鲁文化研究》

出版单位:中国戏剧出版社

编号:ISBN 978-7-104-02762-1

作者:洛边木果

开本:32开

页数:269页

出版时间:2008年6月第一版

装帧:简装

定价:简装

图书介绍 点赞+

图书简介: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支格阿鲁文化遍布云、贵、川等广大彝族地区,是流传最广的彝族文化之一。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所有与支格阿鲁有关的文化都属于支格阿鲁文化范围,本书分15章对支格阿鲁文化中的文学、古代彝族社会历史、政治形态、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艺术知识、自然科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也探讨了支格阿鲁文化精神、支格阿鲁文化的开发利用及支格阿鲁文化建设等方面课题。有关支格阿鲁文学是本书研究的重点和主要内容,也是研究支格阿鲁文化的基础,分为神话故事、传说、典故、英雄史诗及其价值等多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讨论。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简介: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洛边木果,男,彝族,凉山喜德人。1983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彝语言文学专业。先后在西昌师范校、西昌师专、西昌学院等单位任教。200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任西昌学院彝文系教研室主任兼学院彝族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是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凉山彝学会常务理事,凉山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长期从事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研究”等4项省级科研项目;主研5项省级科研项目。公开发布了60余篇论文;主编中师教材《彝文文选》第一册、第五册、第六册;主编大学教材《大学彝语文》;副主编大学教材《当代彝文文选教程》和《现代彝语教程》;合作译著《吉狄马加诗选译》;合著《彝语概论》。发表文学作品60余篇,其中3篇入选文集,3篇入选大学和中心教材。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科研成果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研成果民族类优秀专著奖1项,四川省彝族文化“支格阿龙奖”1项,凉山州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政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被评为:2000年四川省彝语文先进工作者;2002年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4年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2006年凉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拔尖人才;2007年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  录: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章 绪论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支格阿鲁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支格阿鲁文化范畴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支格阿鲁文化研究的意义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支格阿鲁文化研究原则与方法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章 支格阿鲁文化流传情况研究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云南地区流传情况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贵州地区流传情况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四川地区流传情况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各地支格阿鲁文化流传情况比较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章 支格阿鲁文化的文学研究(上)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支格阿鲁文学流传及其研究状况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神话故事《支呷阿鲁》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支格阿鲁传说及典故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支格阿鲁影视文学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四章 支格阿鲁文化的文学研究(下)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贵州地区英雄史诗《支嘎阿鲁王》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云南地区英雄史诗《阿鲁举热》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四川地区英雄史诗《支格阿鲁》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支格阿鲁英雄史诗各个版本比较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支格阿鲁英雄史诗产生年代及其价值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五章 支格阿鲁文化的艺术研究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绘画艺术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雕塑艺术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音乐舞蹈艺术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六章 支格阿鲁文化的史学研究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支格阿鲁生活年代考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原始母系社会历史的反映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交替斗争的反映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古代彝族政教合一政治的反映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古代彝族社会经济形式的反映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古代彝族军事思想理论的反映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支格阿鲁文化中的民族史料反映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七章 支格阿鲁文化的哲学思想研究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宇宙(天地)观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物质运动变化观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物种同源相连观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生死自然观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重名轻利观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人为中心的哲学思想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古朴的辩证观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八、后天习得观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八章 支格阿鲁文化的宗教信仰研究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自然和图腾崇拜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神灵崇拜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毕摩文化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苏尼文化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九章 支格阿鲁文化的伦理道德研究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勇敢正义的美德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善良助人的美德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尊老爱幼的美德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礼貌谦逊的美德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大公无私的美德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敬重妇女的美德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慷慨为人的美德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十章 支格阿鲁文化的婚姻习俗研究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排除血亲的群婚习俗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母系氏族外婚习俗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自由松散的一夫多妻制婚姻习俗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女人不落夫家的习俗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婚娶观的反映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婚育观念的反映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十一章 支格阿鲁文化的丧葬习俗研究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土葬习俗的反映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水葬习俗的反映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悼念及哭唱辞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十二章 支格阿鲁文化的自然科学知识研究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天文历算知识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医药知识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数理化生知识  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十三章 支格阿鲁文化精神研究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什么是支格阿鲁文化精神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支格阿鲁文化精神基础与雏形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支格阿鲁文化精神的形成和发展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当代支格阿鲁文化精神的重铸与张扬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十四章 支格阿鲁文化资源开发研究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支格阿鲁文化资源及其开发意义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支格阿鲁文化资源开发现状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支格阿鲁文化资源开发措施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十五章 支格阿鲁文化建设研究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建设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资料建设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学术研究及学术交流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建设支格阿鲁文化旅游景观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开展支格阿鲁文化宣传教育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人才培养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与资料 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b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1-06-13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