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文库之一,作者巴莫曲布嫫耗时7年写就,是她个人从事彝族经籍文学研究以来的第一部个人学术专著,也是第一部研究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专著。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贵州彝区先后发掘、整理、翻译出版的《彝族古代文艺理论丛书》,集彝族古代先贤的诗文论著十二部(篇),辑成了《彝族诗文论》、《论彝诗体例》、《论彝族诗歌》三本诗学著作。从此可看出彝文经籍不仅保存着大量的古代诗歌,还有自成体系的古代诗学著作。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书从巫术、宗教、神话、历史、文字、民俗、诗歌舞三位一体的歌场制度以及巫祭造型艺术等层面正本清源,深涉到诗学理论的存在形态、历史承续、理论体系、范畴命题、思维方式、批评范式及学术流变的整体建构,第一次系统地梳理出彝族古代诗学的结构和体系及其历史源流,廊清了彝族古代诗歌理论的基本面貌,解决了在彝族文学批评史上诸多纷繁复杂的概念、范畴和理论等问题。 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 录: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序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序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引论:以诗论诗——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整体表征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确立“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学说体系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民族特色——以诗论诗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上编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兴起和发展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章 彝族经籍诗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毕摩文化的崛起和发展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毕摩的历史源流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毕摩文化的历史嬗变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毕摩文化的构成层次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经籍诗学的论著群体——毕摩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毕摩的社会文化职能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毕摩与彝文的创制和应用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毕摩的知识结构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毕摩的承袭惯制与家支文学现象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毕摩的诗史角色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文经籍与彝族经济文学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经籍文献界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文经籍文献的类别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族经籍文学的概念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彝族经籍文学的范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章 彝族古代经籍诗歌源流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经籍诗歌的源起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时代背景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魏晋时期的彝族经籍诗歌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经籍诗歌的发展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时代背景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唐宋时期的彝族经籍诗歌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族经籍诗歌的集成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时代背景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明清时期的彝族经籍诗歌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章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历史承续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魏晋时期——彝族经籍诗学的肇始和蔚起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举奢哲的《彝族诗文论》及其诗文观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阿买妮的《彝语诗律论》及其诗学见解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唐宋时期——彝族经籍诗学的长足发展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布独布举的《纸笔与写作》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布塔厄筹的《论诗的写作》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举娄布佗的《诗歌写作谈》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实乍苦木的《彝诗九体论》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布阿洪的《彝诗例话》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布麦阿钮的《论彝诗体例》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明清时期——彝族经籍诗学的理论总结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佚名的《彝诗史话》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佚名的《诗音与诗魂》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佚名的《论彝族诗歌》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漏侯布哲的《谈诗说文》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编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体系的理论建构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章 诗歌生成——发展论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诗歌生成——发展论的思维向度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诗歌生成论诸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神创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模仿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毕摩开创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歌场起源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人之本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族诗歌与歌场制度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歌场起源与诗歌生成的多因集合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歌场活动与原始艺能型式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歌场制度与彝族诗歌的发展走向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彝文诗歌的初始状貌与发展演进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从口传到文传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从单一到成熟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章 创作主体论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创作主体的知识结构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学识是根本”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见广才艺强”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书根深”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创作主体的心智结构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观察与领悟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辨识与判断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感知与想象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文笔与功力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章 诗歌本体论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诗歌本体认识的逻辑起点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诗”与“文”分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诗”与“史”较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诗”与“故事”之别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诗歌本体特征的理论升华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四章 彝诗体例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诗体例的历史流变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古代诗体部类总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叙事体部类举要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抒情体部类举要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族古代诗体举述要——三段诗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三段诗的体制特征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三段诗的文化底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五章 彝语诗律论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诗歌的体式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主体句式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句式变格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诗律的基本要素——声•音 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诗律结构诸要素——字•句•偶•段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诗律法则——押•扣•连•对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诗歌体类与诗律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诗律美学观——紧•合•通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六章 诗歌功能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通神参神的宗教功能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伦理道德的诗教功能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生产生活的指导功能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补察时世的议政功能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智性认知的教育功能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七章 诗歌传播——接受论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传播——接受的形态特征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写与读:动态的传播——接受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记诵与传播:接受的合形式性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歌诗传统:歌、舞、乐介入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传播——接受的双向特征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流传宽又广”:传播——接受的共时性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诗文代代传”:传播——接受的历时性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传播——接受的仪式方式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仪式的集体性质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文化的集体意识程度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下编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范畴与命题论要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章 范畴与命题的基本模式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述源思维与范畴的派生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释源”意识与述源思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述源溯根与诗学范畴的派生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哎哺学说”与范畴的双元辩证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万物雌雄观”与辩证二元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哎哺学说”溯源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范畴的双元化与对正说和相称观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叙谱思维与范畴的层递衍生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父子连名制与叙谱思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叙谱传统与纵向层递的诗学建构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章 范畴举隅与命题论要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主——“诗要立主脑”——立意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题——“一切可入诗”——题材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骨——“诗歌骨力劲”——诗骨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风——“风骨神韵深”——神韵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味——“滋味各异趣”——诗味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魂——“诗影寓诗魂”——诗魂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章 诗学论说与审美观照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诗性思维与审美观照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从古彝文到诗学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从筮占取兆到诗学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从巫祭造型艺术到诗学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从古代哲学到诗学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从诗歌喻象到诗学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诗学论说与审美观照范畴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从树根到树果——树化诗论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从“诗骨说”到“诗魂说”——人化诗论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文化的预成图式与诗学的审美观照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余论: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学术流变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魏晋时期——经籍诗学的肇始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唐宋时期——经籍诗学的发展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明清时期——经籍诗学的成熟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附录一:彝族古代经籍诗学论著目录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附录二:本书所参考的有关诗学研究论文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附录三:彝族经济文学研究参考资料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文学作品版本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本书撰写参考书目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学参考书目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后记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J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