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史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史学分支,史学从业者积极探索环境史学科的范式,不断延展环境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西南地区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边疆特色,方国瑜、马长寿等民族史学家创作的丰硕成果,为民族史研究的生态转向打下了坚实基础。刘荣昆《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北京: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20年)一书从物质、信仰、制度等层面考察了彝族森林文化,指出彝族森林文化的核心是林人共生。该书论证充分、理论新颖,是一部综合了民族史和环境史双重视角的力作。依笔者之见,可从三个不同维度把握此书主题,分别是“生态与生计的双向互动”、“神山森林体系的建构”、“自然与人的生态导向”。现对此三个主题试加评论,以就教于作者与学界。
一、生态与生计的双向互动
彝族广泛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各个分支均生活在西南山区,森林在彝族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民族学的视角看,彝族属于典型的林域民族,“森林文化是林域民族的母体文化。”(第26页)彝族森林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森林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和独特性,刘荣昆指出“民族森林文化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利用森林资源的内容、方式及管理森林的方式会有差异。”(第25页)彝族森林文化的独特性产生于彝族特有的民族生境。彝族村寨往往建在有森林的地方,森林为彝族民众提供了生存资源和生态屏障,彝族的生产生活均以森林为依托展开。在《毕摩经》《阿细的先基》等彝族典籍中,就有着彝族先民利用和保护森林的记载。彝族森林文化注重生态与生计的双向互动,一方面,彝族民众的饮食、房屋、服饰、娱乐等均取材于林;另一方面,彝族人民也创造了小区域转场放牧、错位利用草场资源等可持续生产方式。彝族在日常生活中发明的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均实现了“功能性追求和生态审美意识”的统一。(第136页)
二、神山森林体系的建构
神山森林体系的构建为彝族森林文化的经久不衰提供了内在驱动力。彝族敬重森林,在原始宗教信仰和人生礼俗等方面融入了众多的森林元素。“彝族对森林的维护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植树造林、神山森林体系、护林机制”(第201页)其中,神山森林体系属于信仰的范畴,包括神山崇拜、神林崇拜、神树崇拜等多个层面。经过长期的层累建构,神山森林体系成为了一套系统的思想体系,从民族起源,到婚丧嫁娶、生产生活等,均可运用神山森林体系予以阐释。神山森林体系对彝族社会的作用主要在精神层面,表现在民俗、文学、哲学三个方面,在神山、山树、深林三位一体的精神崇拜的基础上,出现了“以森林相关的文字、词语以及文学作品中对森林环境的运用及对森林、树木的描摹”,最终升华处“从森林中体悟处的人生态度、处事观念等”哲学层面的思考。(第17页)神山森林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信仰体系,它的内涵、地位随着社会变迁而有所改变。刘荣昆在论述传统彝族社会的森林文化同时,注意到工业时代以来神山森林体系的淡化和遗存,是该书一大亮点。
三、自然与人的生态导向
造林护林机制的建立使得森林得以有效维护,护林机制的目的在于“遏制人们破坏森林的行为”。(第201页)神山森林体系侧重于精神侧面的约束,造林护林机制侧重于制度侧面的监督,二者相互独立、交相发力,“最终都以林人共生为旨归。”(第201页)所谓林人共生,即用林与护林兼容,森林得以保存,彝族得以生存的格局。林人共生的核心内涵在于“共”,相比于“和谐相处”,“共生”确切的表达了自然与人的双向互动,强调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非人为要素具有“回馈”机制。森林与人的关系类似于瘟疫与人的关系,“人类宿主和病原体之间在经历了许多世代,以及数量客观的族群的长期相互调适后,会产生一种能让双方共容共存的相互适应模式。”((美)威廉·麦克尼尔著,余新忠、毕会成译:《瘟疫与人》,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年)彝族等山地民族和森林之间也有着一个漫长的相互调适的过程,在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生存智慧和森林文化。刘荣昆认为“自然并非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有决定意义,而这种决定意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第333页)林人共生是彝族森林文化的核心,林人共生的生态理念从森林文化的视角回应了生态史观。“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始终处在于自然不停地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之中,须臾不可分离。反过来,外界的自然,又于包括人在内的地球生态圈的活动息息相关。”(夏明方:《生态史观发凡——从沟口雄三看史学的生态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换而言之,人是自然,自然亦是人。彝族森林文化中多有对森林的拟人隐喻,人是森林,森林亦是人。
《林人共生》一书史料丰富、理论新颖,不乏创新之处:其一,在注重彝族森林文化的整体性的同时,把握了彝族各分布区森林文化的差异性;其二,从环境史的视角回应了方国瑜先生的“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史观;其三,从森林文化的视角,阐释了自然与人的共生关系,回应了“生态史观”。彝族森林文化研究,或可从以下角度继续深入探究:一是彝族森林文化与其它南方山地民族的对比研究;二是改土归流以降移民社会的生态观念与彝族本土生态知识的互动。总之,该书系统地阐释了彝族森林文化,是一部兼顾民族史和环境史研究范式的佳作。
图书简介:《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
作者:刘荣昆 著
书名: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0-07-01
作者简介:刘荣昆,男,云南富源人,博士,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教授、硕士生指导老师。贵州省史学会理事、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生态文化、民族森林文化方面,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森林文化研究”,主持完成省教育厅项目2项,主持在研省教育厅项目1项。出版学术著作两部,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华文化论坛》《林业经济》《林业经济问题》《广西社会科学》《农业考古》《环境教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内容简介:生态问题是目前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基于森林在生态中的重要位置,研究生态问题有必要以森林为切入点。彝族的生存发展与森林有着密切关联,彝族在认识、利用、保护森林的过程中,形成了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森林文化。彝族森林文化的核心是林人共生,林人共生关系中林处于主要地位,有林才能有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森林的认知体系以及利用森林的技术体系,其间贯穿“用林——护林——用林”的逻辑脉络。林人共生的生态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显得弥足珍贵,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第一节 森林及森林文化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定义及生境
第二章 彝族森林利用及生态观念
第一节 生计活动对森林的利用及生态观念
第二节 人居方式的森林诉求及生态观念
第三节 服饰用林及生态观念
第三章 彝族森林崇拜及生态伦理观念
第一节 原始宗教中彝族对森林的认知和崇敬
第二节 人生礼俗中的人林同构观念
第四章 彝族对森林的多途维护
第一节 植树造林以固森林之本
第二节 信仰习俗的护林功能
第三节 保护森林的制度
第五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特质及内在价值
第一节 彝族森林文化林人共生的特质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区域性差异
第三节 森林文化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第四节 彝族森林文化对于保护森林的价值
第六章 彝族森林及森林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彝族地区森林变迁及其动因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变迁
第七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林人共生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在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
第三节 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后记
原载:精一文化传播与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原媒体:整理、编辑:熊彭宇 魏清高;编辑:宫贺;审校:缪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