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0日,峨山县本土原创彝族民间文学作品《普丕传奇》,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这本书记录了峨山县境内广大彝族同胞中广泛流传的传奇人物普丕的故事,是彝族人民智慧和幽默的象征。很难想象,这部近50万字的著作,是由一位年近古稀老人历经3年手写完成的。
记者在岔河乡河外村见到作者黄立光先生时,他正在家中简朴逸静的书房里执笔挥毫,小屋不大,显得分外温暖怡心,书房紧邻田野,一阵微风吹过,清新的泥土味飘进来,和着墨汁醇厚的香味,令人神清气爽。68岁的黄老先生稀松的头发在微光中泛起光晕,谈到写作最初的缘由,他摘下眼镜,眼神清澈明亮,思路开始清晰起来。
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些故事反映彝族人民惩恶扬善的文化价值取向,激励大家为了美好的生活要不断的奋斗,要与命运抗争,使社会发展,生活变得更好。
《普丕传奇》全书近50万字、36章,以章回体的方式演义民间的传奇故事,把36个民间故事以清晰流畅的脉络连贯起来、描写出来。作者心怀“能人救世情结”,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典型环境中,塑造普丕这个勤劳善良、机智勇敢的典型人物。同时,融入彝族其他民间传说、传统节日、生活习俗,展现旧时代的劳动场景、生活气息和民俗画卷,比起此前民间流传的普丕故事显得叙事丰富完整、人物立体丰满,实现了“文学性与文化性合一”。
“我从小就是听普丕的故事长大,所以一直想写一本关于普丕故事的书,但过去比较忙,没有时间写,后来退休了就有时间了,为了写好这本书,我深入到10多个村子进行采访,在掌握大量基本材料的基础上,我就开始普丕故事的文学创作。我想把这本书写好,普丕的故事从山野民间走向文学殿堂,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持久的传播,也助力民族文化的传承。”
为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黄老先生从2016年开始历时3年多的时间,走遍岔河乡的村村寨寨、采访了许多彝族老前辈、翻阅无数典籍,终于完成这部《普丕传奇》。黄老现已是古稀之龄,腿脚不便、眼力也不好,他不会用电脑打字,靠一字一句写下50余万字的手稿,其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县文联主席李东藩说:读了以后,我觉得这本书可读性很强,在峨山传统文化这块是有收藏价值,文联现在积极把这本书推向社会,也在向市文联推荐这本书为文艺精品。
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民族大学昂自明教授在序言中评价“实现了民间口头文学与作家书面文学的合璧”;云南师范大学黄龙光教授认为这是一部民族文学、地方文学的力作,也是峨山县“弥足珍贵的活态民族文化资源”。在县城新华书店,新书一上架,每天都有读者慕名前来。
听说黄老师出了本新书,今天慕名来新华书店来找这本书看看。普丕的故事是我们从小一直听到大的,所以这次黄老师出书,非常期待。
这本书通过纪实文学加上小说的故事情节,及很多的矛盾冲突,吸引读者往下看,在文学价值,文化历史,以及对峨山彝族文化传承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普丕传奇》的创作出版,袒露了作者热爱家乡、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怀,丰富了峨山县民族文学的创作成果。
(全媒体记者:王云 徐宝顺,图文编辑:万芊,责编:李向阳,审核:柏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