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岭高原到哈佛校园
日前,美国哈佛——燕京学社《“亚洲学术新领域”系列书评集》公开发表。书评集中,收录了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哈佛——燕京学社2015-2016年度访问学人、彝族学者周廷升撰写的《书评:寻根“腊罗巴”—昌宁彝族民俗文化考察》一文。书评集还收录了《宋明理学十五讲》、《引譬连类:文学研究的关键词》、《神文时代: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越南雄王信仰研究》、《全球化与性别:全球经济重组对中国和东南亚女性的意义》、《敦煌写本文献学》、《 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清前期宫廷礼乐研究》、《那似曾相识的七十年代》、《皇室后裔与叛乱者: 越南莫氏家族与中国关系研究》等多部中国作品的书评。
《书评:寻根“腊罗巴”—昌宁彝族民俗文化考察》一文严格按照西方学术规范、观点明确、重点突出,通过其通俗、浅显地介绍,让我市彝族学者杨耀程、殷铖君撰写的《寻根“腊罗巴”—昌宁彝族民俗文化考察》一书,从云岭高原到哈佛校园,让这部彝学专著真正实现了“跨国之旅”。据悉,在该系列书评编辑座谈会上,当期执行编辑Danial Koss博士对该书的评价是 “Especially interesting and going to be published ahead of other book reviews submitted”(译文:特别有意思,在同期上交的十多篇书评中,应该最先发表)。《书评:寻根“腊罗巴”—昌宁彝族民俗文化考察》一文公开发表后,在美国哈佛——燕京学社网站一个月的展示,阅读点击量已上万,这部来自云岭高原、澜沧江畔的彝学专著,受到更多的西方读者的关注。
书评强调,这部彝学专著成果来自两位作者在故乡长达十年的采访、调查和体验,材料真实可靠,研究具有原创性,从现代民俗学背景下,既能通过两位作者作为本族人所赋予的敏锐直觉观察和解读当地彝族村寨中活灵活现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又能从他者的眼光冷静思考和分析这些民俗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书评特别提到,《寻根“腊罗巴”》对研究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地区的原生态文化的学者的重要性,介绍了该书的篇章结构以及每个章节的主题和重点内容,例举了书中能引起西方读者兴趣的精彩部分,如当地彝族美食的原料及烹饪方法、特色建筑中体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观念、多彩靓丽的民族服饰中暗藏的文化符号等。
据作者介绍,《寻根“腊罗巴”》出版后,被中国民俗学会收录为2014年年会论文、获保山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专著类二等奖,作为交流刊物在“澜沧江流域彝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交流。该书立足西南边疆地区彝族民俗文化,突出地域特色,资料详实、视角新颖、分析细致、行文流畅、通俗易懂,向读者展示了彝族“腊罗巴”源远流长的历史、古朴而又独具地方特色的丰富民俗文化。该书出版以来,受到彝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彝族“腊罗巴”中得到了较多的好评。
《书评:寻根“腊罗巴”—昌宁彝族民俗文化考察》一文严格按照西方学术规范、观点明确、重点突出,通过其通俗、浅显地介绍,让我市彝族学者杨耀程、殷铖君撰写的《寻根“腊罗巴”—昌宁彝族民俗文化考察》一书,从云岭高原到哈佛校园,让这部彝学专著真正实现了“跨国之旅”。据悉,在该系列书评编辑座谈会上,当期执行编辑Danial Koss博士对该书的评价是 “Especially interesting and going to be published ahead of other book reviews submitted”(译文:特别有意思,在同期上交的十多篇书评中,应该最先发表)。《书评:寻根“腊罗巴”—昌宁彝族民俗文化考察》一文公开发表后,在美国哈佛——燕京学社网站一个月的展示,阅读点击量已上万,这部来自云岭高原、澜沧江畔的彝学专著,受到更多的西方读者的关注。
书评强调,这部彝学专著成果来自两位作者在故乡长达十年的采访、调查和体验,材料真实可靠,研究具有原创性,从现代民俗学背景下,既能通过两位作者作为本族人所赋予的敏锐直觉观察和解读当地彝族村寨中活灵活现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又能从他者的眼光冷静思考和分析这些民俗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书评特别提到,《寻根“腊罗巴”》对研究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地区的原生态文化的学者的重要性,介绍了该书的篇章结构以及每个章节的主题和重点内容,例举了书中能引起西方读者兴趣的精彩部分,如当地彝族美食的原料及烹饪方法、特色建筑中体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观念、多彩靓丽的民族服饰中暗藏的文化符号等。
据作者介绍,《寻根“腊罗巴”》出版后,被中国民俗学会收录为2014年年会论文、获保山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专著类二等奖,作为交流刊物在“澜沧江流域彝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交流。该书立足西南边疆地区彝族民俗文化,突出地域特色,资料详实、视角新颖、分析细致、行文流畅、通俗易懂,向读者展示了彝族“腊罗巴”源远流长的历史、古朴而又独具地方特色的丰富民俗文化。该书出版以来,受到彝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彝族“腊罗巴”中得到了较多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