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现场(张卫东 摄)
2018年9月3日至4日,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古剧《撮泰吉》,在陕西省渭南大剧院上演。神秘独特的精彩演绎,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彝族文化的魅力。
《撮泰吉》非遗精品剧目是“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之一,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搭建的内地与边疆文化帮扶与交流的平台。活动以“行边疆、走基层”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支持边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着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撮泰吉”是彝语译音,意为“变人戏”,以戏剧的形式演绎了人类从猿变人的发展进程,内容涉及民俗、舞蹈、祭祀等。彝族古剧《撮泰吉》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撮泰吉》是彝族先辈为驱灾除邪、迎吉祥、祈丰收、求平安而自创,后逐渐成为在春节期间表演的一种彝族民俗戏剧,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
当天表演的剧目《撮泰吉》,是在保存彝族瑰宝《撮泰吉》内核的基础上,通过极具张力的舞台表演与原生态与现代交融的音乐,生动而细致地表现了彝族迁徙、农耕以及繁衍的历史。
据悉,《撮泰吉》是文化和旅游部、中央文明办、“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彊行活动的非遗精品剧目,也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
今年6月,渭南市选派文化志愿者,来毕节开展“大河风·黄土情”——渭南非遗精品贵州毕节行活动,带来华州皮影戏、富平老庙老鼓、华阴迷胡、合阳提线木偶戏、老腔、剪纸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同样为毕节人民奉献了一台充满关中风情的文化艺术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