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和月亮在一起,珍珠和玛瑙在一起,阳光和祝福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12月15日至17日,被誉为“中国民族艺术之花”的凉山歌舞团大型彝族风情歌舞《燃情大凉山》,将在锦城艺术宫倾情上演三场,为蓉城观众带来情深谊长、魅力独特的新年祝福,为冬日成都奉献一份阳光大礼。
“民族歌舞,北看延边,南看凉山。”《人民日报》曾以“凉山一枝花”为题,盛赞凉山歌舞。记者了解到,成立于1956年的凉山歌舞团,是中国彝族地区建团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专业文艺团体。建团五十多年来,凉山歌舞团坚持走民族特色道路,扎根本土,深入生活,培养了冷茂弘、郭万春、徐光东、马琳、曲比阿乌等优秀的舞蹈家、作曲家、剧作家、歌唱家、演奏家及编导,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风情魅力又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近百件歌舞作品获得国家和省级大奖。在今年9月举行的四川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上,凉山歌舞团揽获编剧、导演、音乐、表演、舞美五项一等奖,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感染了蓉城观众。凉山歌舞团还积极开展国际国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者,曾出访英国、希腊、德国、日本等国。
凉山歌舞以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所承载的民族情感,凸显出一个民族的精气神韵和文化尊严,使我们对凉山、对凉山的彝族人民有了历史的、温润的、艺术的质感,成为人们对一个山地民族进行艺术确认的标志之一。其中,最蜚声中外的就是“中华民族20世纪经典舞蹈作品奖”《快乐的罗嗦》,其别具风味的旋律曾在汉城奥运会和亚运会上响起;此外,舞蹈《阿哥追》《红披毡》和歌曲《马儿哟快快跑》等,都是受到文化部、国家民委嘉奖的经典佳作。
捧出彝家真诚的情意
凉山是一片阳光灿烂的热土,“彝海结盟”成就中国革命史的辉煌篇章,“嫦娥奔月”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特别是“成都-凉山区域合作”正带动着资源的大互动,项目的大推进,温暖着千里凉山人性的天空,推动着全域凉山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为凉山的文化使者,作为民族的靓丽名片,主办方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凉山歌舞团带来的大型彝族风情歌舞《燃情大凉山》,承载了凉山470万各族人民的心意,带着中共凉山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心意,为蓉城人民捧出彝家真诚的情意,表达大山崇高的敬意。“凉山歌舞团一如既往的艺术风格,将为蓉城观众奉献最为纯美的艺术享受。来自五彩云霞大凉山的热情问候,将给阴霾的冬季带来朗朗阳光,这是激情燃烧的火焰情怀,这是生命跃动的阳光祝福,成都,这个冬天不再冷!”
歌舞盛宴 再次跳起《快乐的罗嗦》
记者了解到,《燃情大凉山》集凉山编创水平和表演队伍的精华,通过精心的编排、巧妙的搭配,全面展示凉山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源远流长的歌舞艺术。开场歌舞《朵洛荷》,将以热烈奔放的节奏拉开序幕,好客的凉山人民载歌载舞向八方来宾张开了赤诚的胸怀。记者了解到,“朵洛荷”是关于火把节众多古老歌谣中的一种,意为“点燃闪闪的火把呵”。每年火把节,姑娘们围起一个个圆圈,或手拉手,或互相牵着头巾,手持黄伞,表情矜持、庄重,保持一种细碎而有韵味的舞步。与此同时,村里的长老们已开始仔细观察、细耳倾听、交谈评议,从跳朵洛荷舞的姑娘中评选本年火把节最美的姑娘。
月琴弹唱《阿嫫妞妞》、民俗歌舞《彝寨婚事》、男子群舞《凉山儿子》、摩梭舞蹈《甲搓舞》、合唱《情深谊长》、男女群舞《凤凰火舞》……都将让蓉城观众沉醉在凉山浓郁的民族风情中,特别是冷茂弘创作的彝族舞蹈《快乐的罗嗦》此番也将惊艳登场。《快乐的罗嗦》是很多人记忆中长存的一抹亮色,是千姿百态的民族舞蹈中的一朵奇葩、一块丰碑,1959年首演就引起极大轰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一时,全国人民都在跳这支舞蹈,都在学习“上肢不停地甩手、下肢脚部连续划圆圈”的动作。舞蹈和着单纯而独特的彝族曲调,以彝族特有的方式呼叫着,表现出一个挣脱锁链的民族发自内心的狂喜,达到了“动作丰富”“风格统一”“神形一体”的审美追求,在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经典舞蹈作品奖”评比中获金奖。
《快乐的罗嗦》中经典的“摆手舞”、欢快的节奏、炽热的情感、奔放的情绪和强烈的感染力,相信也会让今天的年轻观众忍不住深深感叹:“太新鲜!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