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同聚天峰山 欢歌共述彝家情
作者 赵建云 2019-03-29
原出处:环球游报

  “打歌打到太阳落,跳起黄灰做得药!”“唱是唱不够,跳是跳不够!”歌舞尽情释放彝家人民的热情与欢乐。跳不够,唱不够,年年歌会年年乐!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3.jpg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月21日(农历二月十五),是大理州祥云县天峰山歌会的日子,也是普淜镇彝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这天,会有数以万计的彝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汇聚于此,打歌场上载歌载舞,情人林里情歌悠悠。2019年天峰山歌会以“醉美天峰山,绽放彝家情”为主题,为广大群众呈现了一场彝族传统文化原生魅力的盛宴。记者循歌来到这个神密的地方,旨在探寻见证万人同台歌舞,解密一方原生态的传奇。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明朝天峰山老君殿开山建寺后,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以彝族群众为主体的民族歌会一直延续至今。大理州祥云县普淜天峰山歌会,收藏于县级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名录,传说天峰山歌会是为了纪念彝族先祖孟获夫人祝融。祝融在战场上英勇善战,连诸葛亮都曾败于她的手下。生活中,她教导彝族妇女做衣纺织。于是,每年在她生日农历二月十五这天,聚居于此的彝族同胞都会穿上盛装,以传统生态歌舞的形式来纪念孟获夫人。”祥云县民宗局民族股股长杨丛英介绍说。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祥云县民宗局局长罗中虹告诉记者,彝族人民喜爱歌舞,其中分布最广、影响最大、最普及的彝族民间歌舞称为打歌,旧时叫做踏歌、跳歌。祥云县彝族群众的打歌也称为打跳,彝语称为“窝则”,有关打歌的起源,有种种传说。最早的传说来源于古代彝族祖先猎获时的狂欢,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发展到今天乐、舞、歌于一体的歌舞,反映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主要器乐有芦笙、笛子和弦子。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芦笙,是彝族民间器乐中一件古老的艺术品。其制作是用一长柄葫芦,上开五孔,将五根不同长短开音孔带舌璜的竹管分别插入孔内,以蜂蜡加固,又将一只较小的葫芦倒罩在其中一根最长的竹管上即成,有长七寸、九寸、十二寸、十三寸的,在歌场上起掌握节奏和鼓动的作用。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笛子长三四寸,有单双管之分,双管小闷笛由两个发音哨,两根同样长短的金竹管并连而成,竹管正面每根开六个音眼对称排列,其音温柔缠绵,在歌场上指挥转调换曲。弦子一般用质地坚实细腻的梨树制作,有大、中、小三种规格。其中小弦长一尺至一尺五寸,小巧玲珑,音韵幽雅,在歌场上用来打节奏,激扬情绪。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打歌的舞蹈动作阿娜多姿。祥云彝族打歌的舞步主要有跺脚、合脚、甩脚、崴步踢擦、攒步等。有的右手提一条毛巾作为道具,构成扫脚跺、一合脚、一翻半、两翻半、三翻半、四翻四倒顶等基本动作,具有灵活轻捷,转体自如多变的特点。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打歌的打歌调,一种是即兴创作的打歌调。彝家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唱打歌调。一种是传统的打歌调,就是流传在彝族人民中间的传统史诗。打歌调一般分上支、下支。上支为比喻,下支为叙事。打歌还有一定的规矩,开始时,由村寨里有声望的老人开场吹响芦笙,人们围着打歌场呼应:“呜哇——喂!”呼应三次后,才在芦笙、笛子的指挥下,从原地起步,缓缓进入歌场,开始进场的是老人,当打歌热闹起来的时候,老人们退场,青年们大显身手,圆心越来越大,边唱边跳。如是节日期间的打歌,往往是歌舞不止,通宵达旦。打歌已成为彝族人民的传统歌舞,“彝家户户有火塘,彝家处处是歌场”。在彝区每一个彝家山寨都有打歌场,无论是山顶垭口、田间平地、农家场院、庙宇殿堂都可作为歌场。彝族人民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农事闲暇,朝山庙会都要打歌。音乐彝族的民间音乐较有特色的是传统的唢呐,俗称“鼓吹”、“碗口”和“喇叭”。分大筒、大号、小号三种。在欢乐喜庆场所,唢呐声热情奔放,高亢激昂,增添热闹气氛,使人精神振作;在悲哀痛苦场合,唢呐声婉转深沉,呜咽悲悯,造成哀伤而肃穆的气氛。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普淜镇位于祥云县东南部,地处两州(大理、楚雄)三县(祥云、姚安、南华)交界处,是大理州的东大门,从唐代置河西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历史上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自几时有起,峰从何处飞来?”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了解,天峰山又名玉笋峰,俗称老君殿,在祥云城以东普淜镇境内,毗连楚雄州南华县、姚安县以及大理州的弥渡县,主峰海拔2570米,地势险峻,在群峦中一峰突耸,成“金字塔”结构,群山成拱献之势。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名山,素有“南来道教第一山”的美誉。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神人胥悦》碑载:“明万历年间,有一夷人牧羊入山,遇一白发老翁跨牛而过,谓此山为仙都也,老翁转瞬不见,意为老君显灵,遂告乡绅,当地乡官绅士即兴土木而建。”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峰山以典型的道观风格为基调建设,前有三天门,后应天柱门,中间是玉皇阁、老君殿,左边是药王殿,右边是灵官殿。亭台楼阁,院落紧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天峰山石刻,线条流畅,生动灵活,工艺精湛,美不胜收。天峰山一峰凸起,千霄峻阁,东观微溪,南望无量,西眺点苍,北瞻昙华。素以神、奇、秀、美著称。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老君圣诞会,也是彝族群众的天峰山歌会,届时,大理、楚雄、昆明等地信徒、香客、游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几万人云集天峰山,祈祥祷告,对歌跳脚,好不热闹。据统计,今年参加天峰山歌会唱歌、跳脚的群众、游客和做买卖的商户高达3万余人。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悉,为传承保护发展祥云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宣传推介祥云普淜起到积极作用,普淜镇积极推动天峰山歌会的传承,2017年,天峰山歌会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加以保护,天峰山寺被评为云南省和谐寺观。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载:环球游报2019年3月29日第1182期A6版)IN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
本文相关专题更多专题 >
大理彝学 ….